搜索日常生活常识的软件5年生存率仅5瑞金
短短几个问题,APP上就自动预测胰腺疾病风险,并给出个性化建议方案——今天,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胰腺疾病治疗中心,一套刚刚上线的“胰腺健康”人工智能应用引发关注。它将观察、收集人们日常生活行为模式、生命活动体征数据等,通过精密计算,构建胰腺疾病风险动态评估模型,助力实现胰腺疾病的精准诊疗,尤其是为胰腺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更为科学的决策指导。
胰腺肿瘤长在胰脏内,其恶性程度很高,5年生存率仅有5%至7%,因而又称“癌中之王”。上海近20年,胰腺癌发病率增加了4倍。胰腺肿瘤也非常狡猾,初期它通常“伪装”得很好,没有明显症状,通常是转移后才被发现。临床实践中,CT、MRI、EUS等影像学检查已经作为筛查方法,用于对具有遗传性肿瘤综合征或胰腺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筛查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确切可靠的生物学标志物与临床体征来预测胰腺癌发生的风险。早期诊断困难——这也是胰腺癌一经发现,患者生存期往往不到一年的原因所在。
胰腺癌的诱因是什么呢?瑞金医院副院长沈柏用介绍,大量文献报道,新发糖尿病、超重肥胖、高血脂等人群罹患胰腺癌的风险明显升高,这与患者的生活行为模式密切相关。换言之,胰腺癌的诱因,可能就藏在一些生活习惯里,比如饮食上不注意,长时间吃高脂、高蛋白的食物以及喝酒都可能导致胰腺癌出现。怎么才能早期预警胰腺癌风险的生活行为模式?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和瑞金医院团队开始联手解决这一难题。
据悉,“胰腺健康”APP主要分为三大模块,一是胰腺疾病相关信息的科普;二是对于生活习惯、行为模式及医疗数据的收集分析;三是对各类胰腺疾病及胰腺癌的风险评估预警。用户只要进入APP,输入日常行为习惯的测评信息,系统便会根据风险评估表对其胰腺健康指数加以评分。日常使用中,根据客户端收集的信息数据及用户主动上传的生活行为医疗数据进行监测和大数据AI分析,计算评估胰腺疾病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一旦发现高危人群,APP就会建议尽快到瑞金医院胰腺疾病治疗中心进行进一步诊治。此外,该APP还会结合科普常识、文献精炼汇总等推送,给出患者日常行为生活的个性化指导方案。对于已经罹患胰腺疾病的患者,除了进行日常行为模式数据收集、日常饮食生活指导外,还会加入对医疗随访的指导和监测,实现全人群胰腺健康服务管理。
据悉,目前在安卓应用市场(应用宝和华为应用市场)已可下载APP,未来或进一步通过可穿戴设备招募收集人群生活习惯等基本数据,建立完善胰腺疾病高危人群评分系统。
为积极响应国家及上海市数字化转型发展新政,瑞金医院在数字医学和医院信息化领域持续发力。今年10月,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在瑞金医院揭牌成立,在这里,以人的需求推进数字生活“进化”,让大家可感、可知、可及——“胰腺健康”APP只是其中一个缩影,瑞金医院院长宁光表示,通过大数据分析,医疗机构要做的不仅仅是医疗服务,还要建立风险预判模型,实现“早预防、早筛查、早干预”的全新胰腺肿瘤医疗关爱模式,将医疗干预前移,加速向以“全生命周期健康”为特征的数字健康2.0版本进发,为全国数字医学发展提供先行实践探索,惠及更多患者。
栏目主编:顾泳 文字编辑:黄杨子
来源:作者:黄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