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描写立秋的诗作表达了哪些特殊
历史上有哪些描写立秋的诗作?表达了哪些特殊情感?
历史上有不少描写“立秋”的诗作,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时光荏苒,夏季渐渐到了尾声。虽然夏意仍繁盛,随着立秋的到来,才惊觉秋天,竟然不知不觉地向我们走近了!一边和夏天告别,一边迎着秋天,时光里的人们从来也停不下脚步。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唐·齐己《新秋》
刚刚才惊觉三伏天悄然间已过完了,又遇到了立秋。清晨的露水沾染了凉意,傍晚时的山峰更显奇秀。田野上散发着庄稼的气息,稻谷已经半熟了,原野上的小草微微枯黄。在清和的天气里,心境平和安逸,不必起悲伤之意。
立秋还未到来,但夏日尽头,秋天也渐渐逼近了,凉意倏地就飘散出来。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
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
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清·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天空如水般清悠,宁静的庭院里,人们坐着乘凉。一阵风吹来,烛光摇曳不止,高高的帘子下,竹树的影子投在墙上,仿佛画上去的。醉了就躺在桃枝做成的席子上,扇着熟罗扇子,起了轻微的凉意。诗人想到,荷塘里一阵骤雨过后,明天就会是秋意透出。秋天,好像就住在隔壁那么近了。
时光如水,春去秋来,是自然的规律,四季总是在轮回里。而人生却只能一直前行,再无回头路。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唐·李益《立秋前一日览镜》
万事都不过是身外之事,终究留不住,从镜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经历。诗人自嘲自己只有这两鬓的白发,等到明日秋风一起,更添惆怅。秋天忽至,年华老去,惹得人无限伤感。
无论如何,不管是哪一个季节,也不管环境如何,人生,最要紧的是快乐。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宋·范成大《立秋二绝其一》
三伏天热得像蒸笼一样,让人发愁不止。度过了夏天才觉得此生如同浮梦一场。但就算年华已过了一半,也不要伤感,且珍惜余生,对着萧萧秋风,喜迎立秋。保持平和,乐观的心境,才是最重要的。
时光更换了节气,也更换了季节。度过一个漫长而短暂的夏天,转眼又与秋天相逢。哪个季节没有美景,哪个季节没有欢乐呢?在夏天,就好好地欣赏夏日风光,快乐地消夏。到了秋天,就美美地享受着秋天的馈赠,自在随意。人生本就是在季节,在时光里旅行,笑着相迎,相信不管什么时候,都会有惊喜,也相信即使时光如水,命运却仍怀着慈悲。
立秋,秋天,你好。
- 上一篇:历朝历代有哪些文人归隐选择归隐他们留下了
- 下一篇:春季养肝瑜伽动作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