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馨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网络资讯

高阳公主和房遗爱到底有没有谋反

发表于:2023-11-24 11:35:30 来源:宏馨资讯

高阳公主和房遗爱到底有没有谋反?

高阳公主和房遗爱到底有没有谋反?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高阳公主在唐朝历史上是具有很大争议的,甚至可以用臭名昭著来形容。不论是他与辩机和尚偷情的丑事,还是后来爆发的房遗爱谋反案,都将她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然而我们在翻看这段历史的资料时发现这里面疑点重重,似乎文字下面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我们分析这些疑点,做出合理的推测,得出的结果与史书上的结论截然相反。而这种新的结论相对于史书更合理,也能对其中的疑点做出解释。本章节我们就来分享一下这些成果,看看唐高宗时期最大的谋反案“房遗爱谋反案”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个案子从史书上看疑点太多,小的瑕疵就不用提了,光上述几个就难以成立。而从案件的结果来看,长孙无忌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他借持案将皇室和外戚中的反对派全部搬到,直接使得门阀贵族集团独霸朝政,全面掌控了唐朝的政权。可以说此案之后是长孙无忌权势熏天,李治几乎被完全架空。

而案子之后李治的一些应急操作也说明了有问题,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案件时候李治亲自请英国公李勣出山,并大肆封赏。他把称病在家的李勣拜为司空,还亲自为李勣的画像作序,又下诏准许李勣骑马出入宫禁,并排宦官侍奉。这种过分的优待,让人有种无事献殷勤的感觉。

李勣是唐太宗李世民留下来的重要开国元勋,掌控着国家的兵权。他虽然被李治任命为宰相,却长期称病在家,将政务都推给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正因为如此,长孙无忌和他的门阀贵族集团才能独霸朝纲。在高阳公主和房遗爱的谋反案后,李治不但没有嘉奖长孙无忌,反而把李勣弄了出来,显然是准备跟长孙无忌杠上了。紧接着李治动作更大,将武昭仪升为武宸妃,让武则天和王皇后、萧淑妃搞宫斗,借机处置朝中门阀世家出身的官员。而此时朝中全是长孙无忌的人,很显然李治在谋反案后与长孙无忌撕破了脸皮。

根据上述的这些资料,我们做出如下的推测。高阳公主和房遗爱并没有谋反,而是受到唐高宗李治的命令,以皇室的资源与长孙无忌对垒,争夺朝中大权。而房遗爱的哥哥房遗直与门阀世家的贵族走得比较近,便将部分事情举报给了长孙无忌。高阳公主怕长孙无忌先动手,便提前发动。她建议李治以对公主无礼的罪名拿下房遗直,通过逼供的手段牵扯出长孙无忌。而李治后宫全是王皇后、萧淑妃的人,直接受命于长孙无忌,所以这个计划又被泄露出去。于是长孙无忌抢先动手,抓捕房遗爱和高阳公主,然后栽赃证据,做成谋反冤案。

高阳公主和房遗爱自然不能将李治供出来,也不想牵连更多的皇室成员,便拿无关紧要的的荆王李元景顶缸。他们夫妇是准备牺牲性命保护李治,所以干脆把谋反案认了下来。而李治因为后宫被长孙无忌控制,在被身边人胁迫的情况下根本无法救援他们,只能咬牙忍受。

事后李治向英国公李勣求救,直接利用李勣对军队的控制力与门阀集团对垒,暂时保住了皇位。然后他又推出武则天与王皇后、萧淑妃宫斗,借机清除了长孙无忌在后宫安插的卧底,净化身边的环境,以确保自己的安全。至此李治终于在政治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开始了对长孙无忌的大反攻。

如果这个谋反案的真相是如此,那史书上的很多疑点都解释得通了。而这个案子也成为唐高宗初年朝中政局的转折点,使得李治和长孙无忌撕破脸皮,皇室和门阀贵族的冲突表面化。看似长孙无忌获得了最大的胜利,却也为败亡埋下了祸患。所谓唇亡齿寒,长孙无忌和门阀贵族集团的一家独大,自然使得寒门和小地主出身的官员人人自危。皇室的结局尚且如此,寒门官员的结局可想而知。以李勣为代表的寒门和小地主官员自然会站在李治的阵营,对门阀贵族官员群起而攻之。长孙无忌在独霸朝政的同时,也为自己挖了一个填不上的大坑。

纽约大学多少分录取

纽约大学统计学硕士

美国学院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