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族新房子装修风格门帘新疆民俗艾迪来丝绸
图文|小玉石
1984年进疆的时候,玉石才七八岁。记忆最深刻的是从乌鲁木齐到喀什的长途汽车途径达坂城,在一家维族餐厅吃饭,饭馆的女服务员穿的就是艾迪来丝绸,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新疆维吾尔族女性的穿着打扮。后来,玉石一直居住在南疆,这才发现,南疆的维族穿艾迪来丝绸的女性占比很大。在小镇的巴扎上,农村的田间地头上,县城的街道上,乡间小路奔跑的毛驴车上,随时随地都能见到身穿黄、绿、红,或是黑、白、蓝相间的艾迪来丝绸的女人们。
艾德莱丝绸是维吾尔族人生产,并且是维吾尔妇女最喜爱用于做服装的土产丝绸,它主要产于我们新疆的南疆地区和田市、喀什市、莎车县等地。艾德莱斯意为“扎染”,这种丝绸采用的是我国古老的扎经染色工艺,按图案的要求,在经纱上扎结,进行分层染色,整经、织绸。染色过程中图案因受染液的渗润,有自然形成的色晕,参差错落,疏散而不杂乱,既增加了图案的层次感和色彩的过渡面,又形成了艾德莱丝绸纹样富有变化的特点。
艾德莱丝绸主要有两大产区:一个是我们喀什地区莎车县的绸,莎车的丝绸以色彩绚丽、鲜艳著称。图案细腻严谨,常用翠绿、宝蓝、黄、青莲、桃花等颜色。二是和田地区洛浦的绸,洛浦的丝绸则讲究黑白效果,虚实变化,纹样粗犷奔放,常采用白底黑花或黑底白花或红白、蓝白兼配以小块金黄、宝蓝做点缀,使色彩简洁而定于变化。虽然两种丝绸产地不同,颜色不同,但纺织工艺却是师出同门,相当精湛熟稔,织出的丝绸都是品质极佳,无可挑剔。
据说,新疆的艾德莱斯绸图案纹样,是古代维吾尔人信奉萨满教崇拜树神、水神的宗教意识的反映,也有人说是巴旦木纹、梳子纹以及民族乐器变形纹样。玉石在南疆生活了三十多年,也曾问过当地年长的维吾尔族老人,但未得到证实。由于新疆维吾尔族妇女特别喜爱这种绸料,所以给它起个非常好听的名字“玉波甫能卡那提古丽”,意思是“布谷鸟翅膀的花”,隐喻它能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
艾迪来丝绸的制作,是依据色彩多少分层分次进行,它所采用的染料是从纯天然的植物和矿物中提取出来的颜色,花绸最终的效果取决于染色过程中图案轮廓受染液的渗润,其自然形成的色晕,好像用干笔擦出的效果,各种颜色呈现参差错落,疏散而不杂乱的特色,既增加了图案的层次感和色彩的过渡面,又形成纹样富有变化的特色。
这中扎染技术,便是新疆艾德莱丝绸的精髓所在。“艾德莱丝”扎染之意的由来就是因为“一扎一染”是决定品质的关键。色染好后就该“整经”了,即:将扎着的结都剥离,然后将丝晒干的过程。这一切工作都完成以后就该织绸了。在木制织绸机上,随着梭子无数次来回穿梭,艾德莱丝绸就织好了。随着现代纺织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疆也引进了先进的织绸机器,无论从速度还是质量上,都大大超越了古老的木制织绸机,为广大丝织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空间。
【艾迪来丝绸的传说】
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古于阗国(今和田)原本不产丝绸,于阗国王曾多次派遣使者前往东方大国——中原王朝乞求蚕种,均屡屡遭拒。于是,于阗国王想出了一个绝招:请求迎娶中原公主为妻,然后在公主准备远嫁于阗和亲之际,让迎亲使者告诉公主,英俊威武的于阗国王非常仰慕她的才貌,于阗国也非常富有,可以让她尽享尊荣,但是由于于阗国不产丝绸,她嫁过去之后只能穿麻布衣裳。
公主一听慌了神:自己金枝玉叶之身,从小穿惯了绫罗绸缎,怎么可以麻衣粗布包裹凤体呢?于是于阗使者貌似很贴心地献上一计:何不携带蚕种同往?从而一劳永逸!公主闻言甚觉有理,遂欣然依计而行:把蚕种藏入美丽的发髻,蒙过了关防,带到了于阗。而于阗气候宜桑,既得蚕种,便可剥茧抽丝,兴盛起蚕桑业。据《新疆历史百问》载:在南北朝时期,和田、喀什一带,已是桑树成荫、织户众多,能出产“龟兹锦”、“疏勒锦”等丝织精品了。
而“传丝公主”之说,似乎也找到了依据:在和田策勒丹丹乌里克遗址的一座毁废佛寺中,发现了一块描述这一故事情节的画板。画板一端有个盛满蚕茧的筐篮,另一端有架纺丝织机;画板中央绘一盛装贵妇,云鬓高耸,珠围翠绕,应是出嫁于阗的中原公主;画板左边画着一位侍女,左手指向公主,暗示她戴满头饰的发髻中藏有蚕种;公主背后画着的织机表明蚕丝纺织技术也同时传入了于阗国;立在撑满经线的织机旁的那尊四臂神像,被认定为掌管养蚕和编织的守护神;旁边坐着的一个男子,看起来好像是于阗国王。
虽然故事和绘画都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它们至少反映了一段真实的历史——养蚕、缫丝、织绢的技术是从内地传到西域,再传至西方的。
而现实生活中,维吾尔人随着时代的发展,将艾迪来丝绸结合现代服饰,巧妙的搭配,淋漓尽致的展示了新疆人民精湛的传统手工工艺。每逢节日,新疆的女人们都会穿上带有艾迪来丝绸制作的服装,载歌载舞,盛情表演。
艾迪来丝绸,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慢慢地从大众着装,变成节日的盛装,或是演出服装。现代的维吾尔族女性,更喜欢当下流行的时髦现代装,也有个别的农村女性,依然延续着穿带艾迪来丝绸的传统。但城市里的维吾尔族年轻的女性,平时也有穿着带有艾迪来丝绸元素的服饰。
艾迪来丝绸在新疆民间的应用比较广泛,除了服装以外,家里的生活用品,比如被褥,枕头和枕巾等家具都有艾迪莱斯的图案和元素。有的维吾尔族人还把艾迪来丝绸挂在门前当门帘,有的用来围在马车车棚四周做装饰。如今的艾迪来丝绸,已经被广泛的用到更多的生活领域当中,如,吃饭的碗,盛菜的碟子,西装的领带等等。由此可见,新疆人民对于艾迪来丝绸的喜爱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