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馨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红色LED

疼痛的护理常规 引起疼痛症状的疾病有哪些

发表于:2023-09-06 16:21:39 来源:宏馨资讯

疼痛的护理常规 引起疼痛症状的疾病有哪些

一、疼痛的护理常规是什么

一、评估观察要点

(一)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生及持续的时间,疼痛的诱发因素、伴随症状,既往史及患者的心理反应;

(二)应用疼痛评分表评估疼痛的严重程度;

(三)评估生命体征的变化;

(四)了解相关的检查化验结果;

(五)评估原则:1、相信患者主诉;2、全面评估;3、动态评估。

二、护理要点

(一)根据疼痛部位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卧位,并创建舒适的休养环境,减少不良刺激;

(二)通过问诊、触诊等方法评估疼痛发生的部位、性质及既往史、伴随症状,并运用简明疼痛评估估量表正确评估疼痛等级;

(三)轻度疼痛可给予冰敷、热敷及按摩等处理,出血性疼痛禁用按摩;(四)按三阶梯止痛原则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并观察疗效及副作用,针对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五)术后疼痛遵医嘱及早运用止痛剂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六)按时评估止痛的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口服给药1h后评估;肌肉、皮下给药30min后评估;静脉给药15min后评估);

(七)做好心理护理,可采取放松、分散注意力、音乐疗法等减轻疼痛,促使病人情况稳定,增强对疼痛的耐受力。引导患者了解疼痛可通过药物治疗得到有效控制。

二、疼痛症状是怎么引起的

病因:

疼痛通常由导致组织损伤的伤害性刺激引起。

外部因素:刀割、棒击等机械性刺激,电流、高温和强酸、强碱等物理化学因素均可成为伤害性刺激。

内部因素:疾病如癌症等导致组织细胞发炎或损伤时,释入细胞外液中的钾离子、5-羟色胺、乙酰胆碱、缓激肽、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亦可引起疼痛或痛觉过敏。

其他因素:受凉、受潮湿过度劳累和长期不适当的工作体位后发生疼痛。

病理:

全身皮肤和有关组织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游离神经末梢,作为伤害性感受器,将各种能量形式的伤害性刺激转换成一定编码型式的神经冲动,沿着慢传导的直径较细的有髓鞘和最细的无髓鞘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神经节传到脊髓后角或三叉神经脊束核中的有关神经元,再经由对侧的腹外侧索传至较高级的疼痛中枢──丘脑、其他脑区以及大脑皮质,引起疼痛的感觉和反应。与此同时,快传导的直径较粗的传入神经纤维所传导的触、压等非痛信息已先期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有关脑区,并与细纤维传导的痛信息发生相互作用。

三、疼痛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

疼痛的类型:

1、急性疼痛:软组织及关节急性损伤疼痛,手术后疼痛,产科疼痛,急性带状疱疹疼痛,痛风;

2、慢性疼痛:顽固性疼痛最常见于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及椎间盘突出症等;

3、顽固性疼痛:顽固性疼痛最常见于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及椎间盘突出症等;

4、癌性疼痛:晚期肿瘤痛,肿瘤转移痛;

5、特殊疼痛类:血栓性脉管炎,顽固性心绞痛,特发性胸腹痛;

疼痛程度的分类:

1、微痛似痛非痛,常与其它感觉复合出现。如痒、酸麻、沉重、不适感等;

2、轻痛疼痛局限,痛反应出现;

3、甚痛疼痛较著,疼反应强烈;

4、剧痛疼痛难忍,痛反应强烈。

疼痛性质的分类:

临床上疼痛的性质多种多样,有胀痛、刺痛、冷痛、灼痛、绞痛、坠痛、隐痛、游走疼痛、固定疼痛、遇风疼痛、遇热疼痛、喜温喜按疼痛、怕按拒按疼痛等。

疼痛形式的分类:

钻顶样痛、暴裂样痛、跳动样痛、撕裂样痛、牵拉样痛、压扎样痛。

疼痛的程度: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疼痛划分成以下5种程度:

1.0度:不痛;

2.Ⅰ度:轻度痛,可不用药的间歇痛;

3.Ⅱ度:中度痛,影响休息的持续痛,需用止痛药;

4.Ⅲ度:重度痛,非用药不能缓解的持续痛;

5.Ⅳ度:严重痛,持续的痛伴血压、脉搏等的变化。

四、疼痛有哪些常用的治疗药物

药物是疼痛治疗的主要手段。镇痛药物包括非甾类药物、*类药物和镇痛辅助用药。非甾类药物:如布洛芬、吲哚美辛、对乙酰氨酚等,对伴有炎性反应的疼痛、骨和软组织疼痛的治疗效果肯定。主要用于轻度疼痛,也常作为合并用药用于中重度疼痛,增强*类药物作用,减少*类药物用量。无耐受性及依赖性,但有剂量限制。常见的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肾毒性、血小板减少等。对乙酰氨基酚的主要副作用为肝脏毒性。

*类药物:无剂量限制,镇痛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1)弱*类药物:可待因、*、氨酚*等,用于轻至中度急慢性疼痛和癌痛的治疗(2)强*类药物:*、硫酸(盐酸)*控释片、盐酸*缓释片、*透皮贴剂等,用于中至重度癌痛、慢性疼痛的治疗。硫酸(盐酸)*控释片、盐酸*缓释片必须整片吞服,不能掰开或弄碎。常见的副反应为恶心、呕吐、便秘,可以服用甲氧氯普胺预防恶心呕吐,需要预防性使用通便药物。

移动信息期刊

当代化工研究期刊

通讯世界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