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精装修新房记者调查你知道平凉城学区房
平凉城学区房价格行情调查
本报记者李芳芳
自从去年下半年,政府出台调控政策控制房价以来,平凉二手房交易结束了持续两年的火爆情形,进入冷却状态,随之卖家和买家都抱持观望态度,静观楼市变化
。
春节前后,随着新学期的临近,一些有购买学区房意愿的市民,在经历了观望之后,开始入手,以防年后房价继续上涨。
网络配图
实验小学学区房
最高一平9000元
一平米涨价1000多元!市民刘刚从前年开始留意平凉学区房的房价走势。他发现,平凉市实验小学附近的学区房,从2017年一平方米5000多元、2018年一平方米6000多元,直涨到去年底今年初的7000多元,可谓一路飙升、势头迅猛。
然而,即便房价如此,依然有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实验小学,紧盯着市场上为数不多的这些“肉”,不甘松手。房源紧缺、需求量大,也成了攥在房主手里的砝码,压根不愁卖不出去。
很多人疑惑,这么高的房价,又是近20年房龄的老房子,有人愿意花高价买吗?房屋中介李华(化名)表示,几乎每天都有前来咨询学区房的客户,如果房价不是太离谱,一平米7000多元的学区房,不到两个月就交易出去了。
他口中的“太离谱”,意指一平米八九千元的学区房。事实上,如此令人咋舌的学区房是存在的。去年,电力南苑小区一套60多平米的房子,房主之前要价46万元,引得几波人跑去看房,结果“哄抢”之下,当场把价钱抬到了52万元,一会功夫总价涨了6万,算下来一平方米接近9000元。
最近这段时间,行署巷某小区一套40多平方米、一室一厅的精装修房子,报价46万多元,一平方米的价格接近10000元。
网络配图
对当前的房价,刘刚有些看不明白,他向记者吐槽,两套同属于实验小学的学区房,都为精装修,也都老旧小区改造完毕,一平米差距竟然大到1000多元。
“相比于一平方米9000元的房子,67号大院一套94平方米的房子,6楼,三室一厅,要价68万,算下来一平方米7200元,中间相差1000多元。”刘刚认为,这种报价让人很费解,不清楚定价标准到底是什么。
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很多房主都是自行报价,参照对象便是已经交易出去的二手学区房的最高价,然后根据自己的装修档次、楼层、位置、大小来上下浮动价格,甚至有些房子不以每平方米多少钱算,而是按一套房总价来衡量。
李华坦陈,对于意在学区房的市民来说,相对于买二手房,买新开发的楼盘更为划算。然而,新开的楼盘多是期房,在房源有限的情况下,大多不对外销售,“全部内部消化了!”
不过,李华也表示,也有往出转手的房子,先交几十万元的首付,等年底房子交工后,可以在售楼处直接办理贷款。这样的房子,每平方米大约8000元左右,但是房源很少。
不同学校学区房
价格相差数万元
除了市实验小学,西大街小学、广成学校、铁路小学、黄家园小学学区房,也很受人关注。
“广成学校学区房,主要集中于世纪花园这片区域。”平凉红运房产中介公司负责人李娜表示,世纪花园精装修房子一平方米基本都在8000元以上,9000元也很正常,一些大套豪华装修带家具房子,一平米在10000元以上。
她表示,以一套165平方米的豪华装修带家具房子为例,2017年11月份,总价大约在108万到120万之间,2018年8月份,涨到140万,普遍成交价在135万元,算下来上涨15万元。
网络配图
去年,面对一路飙升的房价,国家调控决心坚决。据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8-2019)》显示,2018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加码,全国房地产调控次数已经高达405次,比2017年同期上涨近80%。
当时,平凉政府部门也出台政策,控制房价过快上涨,特别是控制新楼盘的开盘价,给火爆异常的平凉楼市降温。自去年10月底,平凉楼市交易渐显清冷,二手房交易量也骤然下滑,在结束了持续两年的火爆情形后,进入冷却状态,随之房主和买家也大都抱持观望态度,静观楼市变化。
在这次调控后,房产中介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近两年来,平凉中心城区新开的近100家房产中介,其中不少家已关门大吉。
从去年初每月交易20套,降到年底每月2套。从以前客户排长队来买房,到如今一天只进来一两个人咨询,李娜坦言内心十分焦灼,只有坚持。她也表示,即便如此,卖家并没有因为房子无人问津,甚至卖不出去而降价出售。
“相比于去年调控前的房价,二手房价格并没有下降。”李娜认为,世纪花园这片区域的房子,之所以房价坚挺,一方面在于房源条件好,另一方面在于其为广成学校和平凉四中的学区房。
记者调查发现,平凉最贵的学区房,集中于世纪花园片区和人民广场周边,即市实验小学、西大街小学、平凉四中附近的学区房。
以甘沟河为界,东边实验小学学区房和西边西郊小学学区房,在相同面积、楼层、房龄的情况下,房价相差大约6万左右。
世纪花园,一套精装修带全套家具、家电的二手房,一平方米近9000元,房源紧缺“抢不上”。而离世纪花园只隔一条果园路的西新桥附近,房子却卖不出去。
此外,位于城东的铁路小学学区房,多数因为房屋老旧,环境杂乱,相对价格较低,目前还有30至40万元左右的房子。此外,黄家园小学附近的房子,今年已经涨到一平方米6000多元。
李娜表示,春节前后,二手房市场“有了动静”,人们在持续三个多月的观望之后,担心节后涨价,开始交易了。
淡化学区房概念
理性看子女就学
去年八月份,王茜(化名)在红旗街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学区房,当时一平方米7000元。“学区房贵但一直在增值,如今这片房价已经涨到8000元了。”她说,很多和自己一样的家长,买学区房只是为了给孩子落户上学,也有搬过去自己住的,还有一大部分则选择把房子租出去,取得收益。将来等孩子毕业以后,再一转手,还能从中赚取差价。
希望子女上名校,只是眼前利益,将来增值再转手,是长远利益。在利益叠加之下,人们面对学区房,往往趋之若鹜。
而刘刚没有下手的主要原因,在于犹疑平凉“学区房”这一概念,到底还有多久的生命力,还有多大的炒作空间?
网络配图
众所周知,谈及学区房,一个逃避不开的话题便是“择校热”。而择校问题是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当前优质教育短缺、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之间的产物,严重影响着教育公平,也阻碍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道路。因此,遏制“择校热”现象的关键,在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近年来,平凉各级教育部门,特别是崆峒区,主抓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源头治理,通过一系列举措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例如,不断从师范类高校引进高层次、高素质、高学历的年轻人才,通过选拔考试,充实乡村教师队伍,使乡村办学和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城乡之间差距日益缩小。同时,按照国家标准化建校要求,积极争取、加大投资,对基础条件薄弱的学校进行改扩建。目前,有些学校硬件条件比城区重点、热点学校更占据优势。其次,为实现教育公平,消除大班额现象,还加大了学籍管理力度,严格控制学生无序流动、占用学位资源的现象。另外,实施“阳光分班”,消除“择师潮”,以不定期调换座位等方式,打消家长的顾虑和担忧,使平凉择校现象有了较大改观。
去年10月,随着崆峒区顺利通过评估验收,平凉各县区已全部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验收,这意味着平凉整市实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
正如刘刚所想的那样,随着平凉教育均衡化发展,学区房的意义和价值势必会淡化,继而开始走下坡路,火爆一时的学区房投资热潮也会随之消退。
李华也认为,平凉学区房已经出现了有价无市的现象。
“我觉得对所谓的学区房还是看淡一点比较好,不要盲目跟风,盲目入手,理性对待子女的教育,理性对待投资。”刘刚说,稳定自己的预期,才有助于稳定平凉房价,不要稀里糊涂成为房价飞涨的推手。
往期精彩回顾
平凉人的“高铁梦”何时圆?
“魅力中国城”平凉竞演成果转化研讨会在平开幕
【研讨会专访】王三北:平凉应该开发深度体验性旅游产品
现金大奖等你!“新平凉” 客户端Logo、Slogan有奖征集!
分享快乐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快乐。快把快乐分享给您的伙伴们吧!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朋友圈”。
微信号:plrb933
微博号:plrbtxwb123
出品:平凉日报社融媒体工作室
编辑:苏小虎
技术:崔烘奖
监制:马成章
法律顾问:张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