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馨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食品机械

天地人三才配置起名三才天地人

发表于:2025-10-21 10:24:00 来源:宏馨资讯

上面论述了自天子以庶人,孝虽然有所区分,然其根本未变,皆以爱敬为本,只不过表现不同而已,其责任大小有异。而以下各章,则重点是如何将孝贯通于天、地、人,如何用于国家治理当中。本质上仍然讲了孝与人生、孝与社会、孝与家庭、孝与国家的关系,进一步阐明了孝的根本作用。

上面论述了自天子以庶人,孝虽然有所区分,然其根本未变,皆以爱敬为本,只不过表现不同而已,其责任大小有异。而以下各章,则重点是如何将孝贯通于天、地、人,如何用于国家治理当中。本质上仍然讲了孝与人生、孝与社会、孝与家庭、孝与国家的关系,进一步阐明了孝的根本作用。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於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正义曰:天地谓之二仪,兼人谓之三才。曾子见夫子陈说五等之孝既毕,乃发叹曰:“甚哉!孝之大也。”夫子因其叹美,乃为说天经、地义、人行之事,可教化於人,故以名章,次五孝之后。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行孝无限高卑,始知孝之为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经,常也。利物为义。孝为百行之首,人之常德,若三辰运天而有常,五土分地而为义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天有常明,地有常利,言人法则天地,亦以孝为常行也。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法天明以为常,因地利以行义,顺此以施政教,则不待严肃而成理也。

孝无限高卑,始知孝之为大也。正义曰:高谓天子,卑谓庶人。言曾参既闻夫子陈说天子庶人皆当行孝,始知孝之为大也,常也。利物为义,孝为百行之首,人之常德,若三辰运天而有常,五土分地而为义也。云“孝为百行之首,人之常德”者,郑注《论语》云:“孝为百行之本,言人之为行,莫先於孝。”天有常明,地有常利,言人法则天地,亦以孝为常行也。谓日月星辰明临於下,纪於四时,人事则之,以“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法天明以为常,因地利以行义,顺此以施政教,则不待严肃而成理也。“法天明以为常”,释“天之明”也;“因地利以为义”,释“地之利”也。云“顺此以施政教,则不待严肃而成理也”者,经云“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制旨》曰:“天无立极之统,无以常其明。地无立极之统,无以常其利。人无立身之本,无以常其德。然则三辰迭运而一以经之者,天利之性也。五土分植而一以宜之者,大顺之理也。百行殊涂而一致之者,大中之要也。夫爱始於和,而敬生於顺。是以因和以教爱,则易知而有亲;因顺以教敬,则易从而有功。爱敬之化行,而礼乐之政备矣。圣人则天之明以为经,因地之利以行义。故能不待严肃而成可久可大之业焉。”

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见因天地教化,民之易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君爱其亲,则人化之,无有遗其亲者。陈之於德义而民兴行,陈说德义之美,为众所慕,则人起心而行之。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君行敬让,则人化而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礼以检其迹,乐以正其心,则和睦矣。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示好以引之,示恶以止之,则人知有禁令,不敢犯也。

《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赫赫,明盛貌也。尹氏为太师,周之三公也。义取大臣助君行化,人皆瞻之也。太师、太傅、太保,是周之三公。云“义取大臣助君行化,人皆瞻之也”者。此章再言“先之”,是吾身行率先於物也;“陈之” “导之”“示之”,是大臣助君为政也。

案《大戴礼》云:“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大治。夫政之不中,君之过也。政之既中,令之不行,职事者之罪也。”后引《周礼》称三公无官属,与王同职,坐而论道。又案《尚书·益稷篇》称帝曰:“吁!臣哉邻哉,邻哉臣哉!”又曰:“臣作朕股肱耳目。”孔传曰:“ 言君臣道近,相须而成,言大体若身,君任股肱,臣戴元首之义也。”故《礼·缁衣》称“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故上之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甫刑》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三才章,表明了作为行孝乃与天之生物,地之利物,皆为人本也。也即是说人之生,立于天地之间,全依赖于孝行矣。

文理导航期刊官网

大观编辑部

青少年心理研究杂志

黄河之声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