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馨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开关盒

汤锅套餐起名乡土散文老汤锅家乡记事

发表于:2025-10-21 10:11:34 来源:宏馨资讯

文:米奇

听说西安老城的一家羊肉泡馍的大锅老汤竟然熬了五百多年了,现在依然在沸腾着羊肉汤,香飘四方。我也不禁回忆起了自己家乡大集上那个老汤锅,只不过它是沸腾着猪肉汤而已。可是那种香气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那么浓郁,那么让人心神俱醉,虽然我不曾去喝过一口,但是我吸入的香气足以让我终生回味。

每次赶集都要远远近近地观望老汤锅一会儿,看着那些来自四乡八疃的人们惬意地在石条搭成的桌子旁边或蹲或坐,拿出钱包子,翻出花花绿绿的毛票或块票。老板端来热气腾腾的一碗汤,上面漂着翠绿的葱花和芫荽,香气远远飘过来,我赶紧吸吸鼻子快步跑开,到其他菜市或是鱼市去看虾和濒临死亡的大鱼和小鱼,间或有拼命弹跳的虾,跳了出来,我就会飞快地捡起来,一口气跑回家,把它放在水盆里,看它的须子在水里抖动,便觉得那是赶集最大的收获和快乐。老汤锅的诱惑很快就被看虾子的乐趣所取代。有时候,诱惑和兴趣转移是一对儿好兄弟。

等到上了管帅镇的高中,终于迎来了喝老汤锅的机会。管帅镇的大集在一条大河的北岸,人烟稠密,商贾云集。每逢大集,人山人海。集市上的老汤锅有猪肉锅、羊肉锅还有驴肉锅、狗肉锅。掐指算计到逢集的那天,我一下早自习就怀揣三个干煎饼,象一只兔子一样飞跑到老汤锅旁,花上五毛钱买一撮羊杂碎,就开始用灰盆子到大灶上自己舀汤,热气腾腾的羊肉汤上面漂着翠绿的葱花和芫荽,一个煎饼一盆汤,三盆汤下肚,一阵大汗出透,通体舒服。稍喘一口气,端起盆子再来两碗清汤,因为老汤锅的规矩就是想喝多少自己舀。六盆子汤下肚,已是十分饱,这时手抚老肚,打着饱嗝晃晃悠悠往回走。一路上看看那些赶集摆摊的人们和琳琅满目的农家集市商品,心里无比的惬意与满足,走到集市中央还要欣赏一段卖耗子药大哥的快板。这位大哥可真不是一般人物,在当地颇有人缘,他编的快板真是令人叫绝,一套套的朗朗上口,引得很多人围观。这位大哥原来也是我们的校友,只因为兄弟俩都在高中上学,家里掏不起学费,于是哥哥就毅然决然地退学了。其实他要比弟弟聪明的多,单听他编的这些快板就知道了,可是世间的事情就是这么奇怪,偏偏是美  女嫁丑夫,俊男配丑妻,聪明人没钱进学校,愚蠢笨蛋却上了学混日子。这位大哥就是靠卖老鼠药的微薄收入供给弟弟上学。真是兄弟义薄云天。

吃过老汤锅这天是最幸福的,同学们羡慕我的快乐和精神富足,便问我得了什么便宜。于是就叫上他们一起去喝老汤。人多了,支汤锅的大爷也不生气,知道这些上学的穷孩子都缺这点荤油水,总是乐乐呵呵地嘱咐汤管够,别撑坏了肚子就好。最后一次老汤锅喝的是驴肉汤,那一天又逢集了,我的胃口不好,可是李军非要拉上我去喝老汤,于是便不情愿地去了。人要倒霉了,就不分时候。那天李军特大方见我不怎么高兴,就说请我客。我们来到驴肉汤锅那里,我因为不太舒服,也不大喜欢驴肉汤,就喝了一盆了事。李军呼哧呼哧就是五大盆,好家伙他喝完咧着大嘴嘲笑我小鸡肚子,我则回敬他说你好大驴肚子。可是,就这五盆子汤,当晚差点要了李军的命,他是上吐下泻折腾坏了,估计是头病死驴煮的肉汤。从此,我们不再去喝老汤锅。

今年夏天去西安看望学生,又喝到了老汤。那天上午,国庆带我到西安一家有名的羊肉泡馍老店,喝汤就着糖蒜吃羊肉泡馍,过足了瘾。原来,这老汤自东至西无不美味爽口,无不荡气回肠。而今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都能吃上肉了,再不会为了过瘾跑到集市上喝老汤了,这种几百年的老汤锅也从此在家乡大集上消失了。

老汤锅是没有了,但是三十年前那老汤锅热气腾腾,肉香扑鼻,宾客满棚的场面依然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时不时回味起来,也是莫大的精神享受。这种享受远比真的喝了几大碗肉汤还要舒服得多了。

【投稿说明】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乡土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

企业改革与管理

食品安全导刊期刊官网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编辑部

内蒙古煤炭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