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可以养花吗厉害了我的种花家已将蔬菜
大家好!小编一直觉得吃货的潜力是无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来回顾一波对于吃货来说,“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吃”的系列故事......
比如特别远又高端的《我在火星种土豆》
男主呆萌和男二土豆▲
相信这个电影大家都看过,火星版的《鲁滨逊漂流记》,主要是讲述了一位男科学家在火星与同伴失联,孤身一人生活在损毁的飞船上,最后通过自己知识力量
衣(旧衣服)
食(种土豆活下去,飞船基地补给仅能维持31天)
住(破飞船)
行(主要是等待)
全部解决。最后等到四年后的下一次火星任务成功获救返航的故事。
工(zhong)作(tu)中(dou)的男人最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呐还是应该要多!读!书!以备在特殊情况下自救。
但小编想啊,吃了这么多天的土豆,全是淀粉!回到地球呆萌都是禾斗学家了吧?
再有就是家常一点的《我家开了个蔬菜市场》。很多人觉得外面卖的蔬菜都是打了农药的,吃得不放心。于是他们就在家这样鼓捣↓
水管:我为什么感到自己有点绿......▲
甚至还有这样↓
鸡蛋表示:我不要面子的啊???▲
不得不说,这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啊!!!种花家的基因杠杠的
现在重量级的要来了!“第8次北极科学考察“雪龙”号将首次环北冰洋航行”。身为种花家的大工程怎么能不显摆一下呢!于是“移动植物工厂”就登上了“雪龙号”。
超棒的黑科技!▲
这座“移动植物工厂”以集装箱作为生产车间。在每层生产设备下面都有营养液回收系统,形成营养液循环系统。基本加一次营养液或中间补充一次水能够满足6个月的生产需要。并配有人工光源,半年可生产蔬菜4000斤以上,提供菜品10个以上!
来来来,种花家的伙伴们快来看一看!▲
这等黑科技真是不给别国活路。仿佛已经感受到他们羡慕嫉妒恨的眼神,并且老来借菜、蹭饭的情景......有点小骄傲嘻嘻嘻
更爆炸的是,植物工厂这种不受环境制约、全天候的生产方式,不仅能在都市农业普及,还能在国防后勤供应、远洋舰船、沙漠荒岛、航空航天等特殊环境领域提供新鲜果蔬。
小番茄▲
而“移动式植物工厂”就是用一个大集装箱里来做“温室大棚”。内部安装排气扇和空调来控制温度和空气流通性。这种集装箱式植物可通过公路、海路运输到各个地方。只要有LED人工光源和营养液,放在哪里都!能!用!
为发明出这个的科学家团队疯狂打CALL!!!
其实中国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在极地种出蔬菜了。早在2016年,中国医生王征就通过温室栽培技术在南极成功种出了蔬菜
蔬菜温室实验室▲
在这之前,新鲜蔬菜的供应一直是困扰我国南极科考的“老大难”问题。特别是中山站,一年所需的蔬菜仅靠“雪龙号”从国内和澳大利亚等途经国家补给,不仅成本高昂,且储存时间有限。当南极进入漫长的冬季,科考队员只能依靠大白菜等几种有限的蔬菜越冬。蔬菜的培植成功使得考察队员们的伙食有了一定的改善,对队员们提高体质也有帮助。再次为科学家团队疯狂打call!!!
王征医生与种植出来的新鲜小西瓜~▲
最后王医生表示,蔬菜的成功培植让很多国外的科考队员羡慕不已。因此,他们常来中山站蹭饭......(小编就知道!)
嗯.......身为吃货,生在中国最棒棒惹!(转圈圈)
接下来,你的好友走近极地要发起尬聊——
今日话题:下一步你觉得种花家的地图能拓展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