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启明星简介打破瓶颈要拥有第一生产力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指出:“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一代、二代的年轻人缺乏创新能力,这也是我们国家今后发展的瓶颈。”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以科技为依托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无论是我国还是其它发达国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
我国在科技上的力量还较为薄弱。我们国家的制造业参与从事了众多国际知名企业的生产—但我国的企业参与的仅仅是简单的零件制造和组装。真正具备价值的核心技术仍旧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尤其是汽车、手机、电子产业。归根究底,原因在于我国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为什么没有?其一是遗留的历史原因,其二,是中国灌输式的教育使得国人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就曾指出:“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一代、二代的年轻人缺乏创新能力,这也是我们国家今后发展的瓶颈。”
怎样打破这个瓶颈?除了改变我们的教育模式外,还要增强中国孩子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欧美国家,能够自主进行编程的孩子项背相望。而在我国,同年龄段的孩子更多的是在应对应试教育的题海中苦苦挣扎。2017年,我国两会中就提出要加强中小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但政策的推行需要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中小学生的科学技术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任务。此外,在我国,目前大环境下,中小学教师中能够胜任科技教育的也较少。如何让我们的孩子获得正确系统的科技教育呢?
华工启明星独具特色的少儿科创教育课程体系源于麻省理工学院FabLab实验室课题《How to make anything》,以让·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历时四年,经数百所中小学、近万名学生的检验,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STEM课程体系,面向4-15岁的学子。华工启明星秉承“推广和普及少儿科创教育,努力推进中国素质教育发展”的理念,为学子提供优质的科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