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皇帝养不养狗皇帝爱猫还是爱狗竟然关
猫狗都是人类的伴侣动物,很早就跟人类生活在一起,是人类社会的补充。
猫狗见于古代典籍记载也很早。我国最早关于猫的文字记载是《诗经·大雅·韩奕》“有熊有罴,有猫有虎。”有人认为。这里提到的其他三种动物都是野生动物,所以猫也应该是野生动物。这个观点先保留吧。
西汉《礼记‧郊特牲》则有“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猫为主人吃田鼠,这就一定是驯养动物了。
而对于狗,文字记载也很早,《礼记》中称养狗人为“犬人”,说明那时候已经有专门养狗的人了。汉代狗已经进入宫廷,专管狗的饲养和训练的人叫“狗监”。这是一种职务名称,而且不是太监那样低贱的,属于一种吃着皇家俸禄的杂役吧。
历史记载了宫廷内专门养狗的,但是皇家专门养猫的很少记载,一般都是随兴养一些。很著名的就是武则天养猫。
武则天夺得了皇后位置之后,把王皇后和萧淑妃赶尽杀绝,砍断了她俩的手足,把她们泡进酒缸。萧淑妃大骂:“我来世一定要变成一只猫,让武则天投生当老鼠,我要活活咬死她报仇!”
武则天害怕,因此禁止在宫廷中养猫,担心其中一只是萧淑妃变的,会找她索命。但是时间过去几十年,在迁都洛阳之后,她不那么怕了,——当然也许是故意给别人看自己不担心因果报应——养了一只猫,还抱出来给文武百官看,让大家都抱抱。
当时太监还提着一只鹦鹉。武则天夸自己的猫,说它能跟鹦鹉和平相处。但是在百官传抱的过程中,猫忽然从一个大臣手里挣脱了,一下子跳过去把鹦鹉吃了,让武则天感觉很没有面子。
《资治通鉴》特意写了这个小故事,不知何意。想来,可能是暗示这只猫是萧淑妃变的,虽然没有吃了武则天,但也吃了她的鹦鹉。历朝历代的皇帝、大臣都认为武则天不应该篡夺皇位,更何况她是一个女人,因而百般诋毁武则天。
可能是这个故事,再加上猫的习性等原因,人们对猫的好感少于狗。认为猫冷漠、阴性,不适合接触。连西方电影《猫狗大战》都把猫作为反面形象。但其实养猫的人还是很多。
在明朝,养猫是很盛行的,其中有两个皇帝就是标准的猫奴。第一个便是嘉靖皇帝,他可以连续二十多年不上朝,整天和他的猫待在一起。他的猫死了,让所有文臣都写悼念词,大才子袁炜写了“变成雄狮,化作飞龙”来代表对猫的美好祝福,嘉靖皇帝看了龙颜大悦,赏赐了很多东西。袁炜在这之后受到皇帝的另眼相看。
嘉靖皇帝养了一只狮子猫。据说,狮子猫是波斯猫和山东狸猫杂交形成的。嘉靖皇帝这只猫取名霜雪,因为长着一身稍带灰色的白毛,看起来就像沉积的霜雪一样。大约是杂交的原因,这只猫非常聪明,它能观颜察色,知道嘉靖皇帝什么时候高兴,就过来撒娇求摸摸;什么时候心烦,就在一边呆着,不打扰这个全国最大的猫奴。嘉靖皇帝到哪里都抱着这只猫。
另一个便是万历皇帝。因为嘉靖的影响,宫廷内都时兴养猫,到了万历年间,皇家庭苑里到处都是猫。嘉靖皇帝是爱自己的猫,万历皇帝则是“猫吾猫以及人之猫”,近乎把所有的猫都一视同仁。他皇宫里的猫,一部分被他封了官职,封官的猫,有专人照看,还有固定的俸禄。文武大臣家里很多都养猫,据说,万历皇帝知道很多大臣家里猫的名字、习性、品种,这些大臣如果因功受到封赏,他家的猫也同步受封。
到了明朝末年,因为大量繁殖,宫廷内猫多成患,北京街头有大量的流浪猫。这带来的好处是,再也没有鼠患。
明朝的江山最终葬送在了这个爱猫如命的皇帝手里。为了不得罪天下猫奴,我承认,万历皇帝身死国灭和爱猫没有必然联系。
爱猫是明朝皇帝的标签之一,清朝皇帝的标签则是爱狗。和明朝皇帝爱猫有两个代表一样,清朝皇帝爱狗也有两个代表,即雍正和乾隆父子俩。
雍正皇帝是整个中国历史反贪反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铁腕反腐,容不得任何例外。只要发现贪污腐败,立即奏响“雍正三部曲”:审讯、抄家、追补。雍正让贪官咬牙切齿,因此落了个心狠手辣的形象。
当然事实上并非如此,养狗的人都是充满爱心的,雍正也如此。雍正养了很多狗,还吩咐国外画师给狗画像。从流传到今天的画像可以看到,他养的大多数是细犬,也就是《封神演义》中哮天犬那种狗。这种狗四肢细长,奔跑能力极强。
国外犬类机构认为世界上奔跑能力最强的是德国牧羊犬,其奔跑速度每小时40公里;然而不然,细犬奔跑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60公里。细犬是古代华北、黄土高原一带用来猎兔的狗。
细犬
另外,雍正还养过至少一条松狮犬。这是一种古老的犬种,性格憨厚稳重,不大合群,非常忠于主人,一辈子只认一个主人。因为脸部皱纹很多,舌头是蓝色的,给人莫名其妙的喜感。
雍正很勤政,自诩为历史第一勤政的皇帝。他一天要亲批接近两万字的奏章等文书。但是只要有了时间,他就回去跟狗玩一会儿。《雍正实录》记载了一道谕令(即圣旨):御膳房剩下的菜,不可以倒掉浪费,应该留给狗;狗吃不完的,还可以晒干了喂鸟。只可能是整个中国历史唯一为剩饭或者为狗下的圣旨。
尽管雍正在当时很不受那些贪官和别有用心的人待见,但是到了今天,我们把他的历史地位推崇得很高:他的反贪反腐扭转了康熙末年的混乱,开创了乾隆时代的辉煌。当然对于我们来说,还推崇的是他是一名铲屎官。
乾隆和雍正爱好不一样,乾隆喜欢养猛犬。他养了一些虎斑犬,这是一种战斗力很强的狗,一般出门打猎才带上,对主人非常忠诚。这是国产狗当中少见的高智商犬,跟哈萨克牧羊犬差不多,但是比哈萨克牧羊犬稳重。
除此之外,乾隆皇帝还养了一些外国品种的狗。因为他的画师流传下来的画里的狗都长一个样,看不出来到底是什么狗,无法分析他对国外的狗是否也倾向于喜欢猛犬。
虎斑犬
介绍到这里,恐怕会给人一种感觉,就是三目巨人的观点是养猫不如养狗。养猫的皇帝,嘉靖皇帝差点被宫女勒死,万历皇帝丢了江山,武则天也没有好下场,被强行夺取了皇位。而养狗的雍正留下千古功绩,乾隆开创康乾盛世的巅峰。
其实不然。还举两个例子吧。《圣祖实录》记载,“西宁临巩总兵官柏永馥、进黄鹦鹉,却之”。康熙为什么不收下黄色鹦鹉?因为他担心玩物丧志。
另一个例子是春秋时期的卫懿公,他养了很多仙鹤,而且给仙鹤封了职位。他沉迷于仙鹤,后来外敌入侵,他征召军队打仗,士兵们说:“他的仙鹤比我们的官位高多了,让仙鹤去打仗吧!”
这些结局不好的帝王们,除了武则天比较特殊之外,其他都有一个特点:沉迷。沉迷于宠物,会让人心态失衡,关注点不准确。网上曾经有过因为狗的纠纷而杀人的报道,就缘于此。
养宠物调剂生活是完全没问题的。雍正对狗关心得细致入微,甚至规定了狗笼的尺寸,看到御衣房给狗做的衣服不合理,要求他们返工,给狗留出眼镜和耳朵的位置。但尽管这么细致,雍正还是只有在公务繁忙之余和狗在一起,并非爱不释手。所以要记住康熙的话:切莫玩物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