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宫中养猫部门在古代故宫御猫有多受宠他
【铲屎君说】
谁能想到,在猫咪面前,九五至尊的皇帝也可能只是个铲屎官。
以为古代宫中最宠猫咪的是妃子们?你错了,其实,藏得最深的猫奴恰恰是皇上本人。谁让猫咪天生不羁爱自由,这不受拘束自在行动的样子,大概正是历代君王所羡慕的吧。
古代后宫养猫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一说猫是唐三藏取经途中带回,如明代学者张岱在笔记《夜航船》中曾记载:“猫,出西方天竺国,唐三藏携归护经,以防鼠啮,始遗种于中国。”说三藏取经归来,路上为了避免老鼠咬坏经书,所以带了猫咪回到中国。但毕竟这种说法是出自后代整理,可靠性并不是很高。
唐代帝王家将猫咪作为宠物喂养,最为知名的当属武则天与猫咪的故事。《旧唐书·后妃传》中记载,萧淑妃曾向武则天发难,愿来世阿武变成老鼠,我变成猫,生生扼其喉!武则天当政时任御史的张鷟在《朝野佥载》中有更详细的叙述,说武则天为了破除萧淑妃的遗言,故意将猫咪养在身边,还向文武百官展示,证明自己和猫咪相处得非常友好。没想到有一次将猫咪和鹦鹉放在一起时,饥饿的猫咪扑杀鹦鹉,武则天大怒,从此后宫禁止养猫。
到了宋代,民间和官宦家庭养猫的数量仍非常多。宋朝诗人陆游曾有诗云:“连夕狸奴磔鼠频,怒髯噀血护残囷。问渠何似朱门里,日饱鱼餐睡锦茵?”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普通百姓家的猫咪奋勇捕鼠的情景,后两句描写了官宦家的猫咪吃饱喝足慵懒的模样。
这里可以看出,在宋代,稍显富足的家庭已经开始将猫咪当作宠物猫喂养,后宫之中、皇庭之内养猫风气更盛。也正因此,这个朝代不少诗人都以猫咪慵懒的形象讽刺朝廷不作为,陆游的诗也正有此意。
至于明代,明宣宗、明世宗、明神宗三位铲屎官的逸事流传度甚广,明宣宗所作《花下狸奴图》现在还可以见到。如果说世宗只是专心喜欢名为霜眉的猫咪,明神宗可以说是一位全面的猫奴了,甚至还会给猫咪加官封爵。《万历野获编》“内廷豢猫”条曰:“至于御前又最重猫儿,其为上所怜爱,其后妃各宫所畜者,加至管事职衔”说的就是这么回事。
因为猫与“耋耄”发音类似,古代文人常以猫咪为主题创作吉祥画。猫与喜鹊象征吉祥,猫与牡丹象征富贵,猫与鸡冠花象征升官发财等等,一直为人们所喜爱。
清代帝王家庭非常喜欢收藏猫画,养猫也是后宫娱乐生活的一部分。顾铭绘制的《允禧训经图》里,康熙第二十一子允禧手持书卷,翘脚悠哉而坐,旁有妻子和三个小孩,两只小猫嬉戏玩耍,其乐融融。台湾学者叶廷嘉在论文《十五到十八世纪中国猫图像研究》中提及《雍正行乐图》中一副,雍正及妃子在圆明园着汉装玩耍,图中就有猫咪陪伴君王身侧。
图片源自台湾学者论文,可惜大陆地区未能找到这幅画的影印版本
新中国成立后,故宫作为重要的历史文物加以维护保存。为了避免木制结构的建筑被老鼠啃咬,最大程度保留故宫原貌,曾经居住在故宫的流浪猫们逐渐被赋予重任。
根据2014年的报道,故宫内共养了181只猫,工作人员会将每只猫纪绿在案,并为它们免疫、绝育。这些猫咪中传说有些甚至是古代宫猫的后代,难怪霸气满满~
如今,只在富贵人家卖萌贪吃的喵星人,如同“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不要怪猫咪生得娇贵,一身主子脾气,让人乖乖做猫奴啦~在猫咪面前,有时候,连皇上也要当“铲屎官”呢。
铲屎君会定期制作猫咪漫画,分享与猫咪生活的趣事。欢迎点击关注~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参考资料:
[1] 叶廷嘉.台北 《十五到十八世纪中国猫图像研究》(2014)
[2] 张嘉丽, 魏露苓. 中国古代猫谱中的科学与技术探究[J]. 农业考古, 161(01):178-188.
[3] 富且朵. 故宫猫“保安”传奇[J]. 意林, 2014(10):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