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电器设备维修方案疫情居家冰箱坏了
昨天做中午饭的时候,打开冰箱吓了我一跳,冷冻的肉全都化开了,冷冻起来的面条也都粘成一坨了,我看了下冰箱指示的温度,居然和常温差不多。
我本以为是自己昨晚没有把冰箱门关好,才导致的冷冻室里的东西解冻了,所以也没多想,把已经粘在一起的面条扔进了垃圾桶,虽然有点可惜,但已经不能吃了,看来接下来几天,注定没有面条吃了。
冻的肉虽然都化开了,但是还好,不会马上坏掉,我心里暗自庆幸,幸亏发现得早,于是我这次小心翼翼地检查了下冰箱门,确定关好了,才做了午饭,就没往心里去。
傍晚来到厨房,看到冰箱的指示温度,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冷藏室19℃,冷冻室17℃”,我暗呼一声:“不好”,赶紧打开冰箱门查看,果然,冰箱里温度就和外面没什么区别。
“冰箱啊,你可不能这样,不会制冷了,那你现在和一个普通的储物柜有什么区别呀?”,我一边责怪着这个冰箱,一边开始收拾冰箱里的东西。
要知道,在这个特殊的时候冰箱坏了,我可摊上大麻烦了。因为我才刚刚看到石家庄疫情防控通知,还要继续在家里一直到本月的30号。
在这个出不了门的特殊时期,冰箱可是我家的后勤保障,没了它,很多存放的东西都要坏掉了,我一边想着,一边打开阳台的窗户,把存放的蔬菜都拿出来,放到阳台的窗子前。毕竟这里是家里温度最低的地方了。
可是,存放的需要冷冻的东西怎么办呢?我本来前几天刚炖了点肉,冻到冰箱里准备随时吃的时候拿出来一些呢,另外还有点冻起来的鲜肉,水饺,手抓饼什么的,结果因为一天一夜的解冻,水饺和手抓饼都已经成了一团了,只能忍痛扔掉。
肉是肯定不能扔掉,我决定晚上做饭全吃了它,于是晚上我做了份豆角炖肉,做了个尖椒炒肉,毕竟家里也是青菜有限,于是就多放肉,少放点菜,满满做了两大盘子
儿子看我今天做的菜有点反常,就问我,“爸,今天怎么这么大方,是不是马上就可以出门了?”
也难怪他会这么想,因为这个月居家时间太长了,上半月,有一半时间是居家,而这次是从20号开始的,我当天买了一些生活物资就没再出门,结果23号我们这个单元也被限制出单元门了,到今天26号,已经在家里6天了,而且通知上说要到30号,我不精打细算能行吗?
所以,他见我舍得放这么多肉,以为马上可以出去了,才这么问我。我想逗他一下,便装作意味深长的样子看着他,说:“你知道好吃好喝的意味着什么吗?”
他一边夹着肉吃眼也不抬地说到:“意味着好日子要来了”。
这个没心没肺的,我装作生气地说:“呸,你知道关在监狱里的人突然有一顿好吃的,意味着什么吗?”
儿子听我这么一说,夹肉的手突然停下来,目不转睛地看着我说:“日子到头了?那,你是说咱俩都羊了,是不是要被拉走隔离呀?可是我啥症状都没有啊?”
“呸呸呸”,我发现这节奏是被我带偏了,赶紧呸了几声,这家伙想多了,想的比我想表达的深远多了,这话题不能这么聊了,我还是赶紧说实话吧,我说,咱家冰箱坏了。
儿子噗嗤笑出了声,自言自语道:“吓死我了,以为什么大事儿呢,冰箱坏了找人修修不就行了。”
“这时候去哪找人修啊,就是能找到修的人,咱们单元也进不来呀,就算能进来,人敢来吗?”
儿子说,也对。你的意思就是这是最后一顿肉了呗,以后就没肉吃了呗,我点点头,儿子长舒了一口气,看来这对他来说就不是个事儿。
吃完晚饭,我琢磨了半晚上,一直在寻思这冰箱的问题怎么解决,实在睡不着,我又蹑手蹑脚地摸到厨房,插上电,寻思着过一会再来看看,没准又能用了呢,结果还是失望了。
上面这些都是昨天的事儿了,今天早上起来,我还是不死心,又试了好几次,结果可想而知还是不行,忍不住,我就找了把螺丝刀,把后盖打开了。
可想而知,我这又不懂维修不懂啥的,打开也是白费,仔细端详了半天,也不知道动哪,插上电试试,就是感觉压缩机好像启动不起来的感觉,刚开始插电会有点嗡嗡的声音,隔不了几秒声音就消失了,就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看来奇迹是不会发生了,束手无策的我,也只能重新把后盖装上,平时一个电话就能招来人解决的问题,到现在咋就这么难呢?
儿子听到我这里的动静,过来看热闹,问我能修好吗?我说我都不会修,怎么修好啊,我只是觉得吧,老是这件事解决不了心里憋得慌。
儿子说:你别鼓捣了,赶紧做中午饭吧,和别人家里那些事儿比起来,咱们坏个冰箱都不算事儿,你知道吗?我刚看到一个咱们市里的,家里孩子都发烧七八天了,找不到医院接收,人家心里更着急,咱们这算什么呀!
他这么一说,我觉得真是这么回事儿,刚才我也看到这个了,说实话,很多家庭现在面临的困境都是生死攸关,而我这点事儿,真的不是事儿。
看到这则求助信息,真的让人五味杂陈,刺痛心中,不得不引人思考。希望孩子尽早得到救助,早日平安,而与之相比,我这小事儿又算得了什么?
人的劣根性往往就是如此,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儿,多大都不觉得大,发生到自己身上的事儿,多小也觉得迫在眉睫。
写在最后:疫情当前,全民抗疫,所有的公共资源都为疫情让路了,但是疫情也是疾病的一部分,生活需要维系,其他的疾病也需要得到治疗。
俗话说:事有轻重缓急,对于一些家庭的突发疾病,一些非“疫情之内的疾病”,治病救人是永远不会变的原则,这才是人民的生命安全至上的充分体现。
像我这点“冰箱坏了”的小破事儿,真的就不值一提了,自己想办法解决就是,解决不了,几天不吃肉又能怎样。
所以最后是想呼吁有关部门,合理分配公共救助资源,去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也呼吁每一个人,合理占用社会公共资源,大事儿找社会求助,小事儿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面前,众志成城,才能攻坚克难,赢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