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瓶子里养水宝宝(巢湖小菜子)
作者:祝俊生
立冬了,我们这就开始腌菜了,我们江淮地区有“立冬腌菜”的传统。
我家喜欢用青菜或者雪里蕻菜腌制,同时,还用青皮萝卜腌制风干做成萝卜响,它们都是下饭的小菜子,佐粥拌饭都好喫(好吃的意思)。冬至的时候,腌菜出味了,香飘飘的。女人们在一起闹家常,“你家可腌了小菜子。我家今年腌了几坛子。你家若未腌,到我家淘毫尅喫。”在我们这,评价巧妇的标准是“三会”(会做小菜子,会织毛衣,会做百层底的鞋子)。我家几个婶婶中,三婶算一个,其他都算不上。我是一个传统的人,一次,我妻子问我:“我算不算巧妇?”我笑着说:“你基本上算,只是小菜子做的还不照!”事实证明,她做菜不行,尤其是腌小菜子不如我。
《诗经》里说“我有旨蓄,可以御冬”。对于长期处于中国统一和分裂前沿的江淮地区来说,冬天到了,腌肉代价大,一般人家腌不起,更多人家只能腌制小菜,自种自收自腌,盐和十三香便宜,万事俱备,费费人工即可。时令立冬,家家户户开始腌制小菜了。
选高杆白或者雪里蕻芥菜,砍倒晒蔫,洗净,晾干,下粗盐腌制,切碎或者整棵腌制都可,选大缸或者养水坛子,一点一点的腌制,揉搓“出汗”,一层一层码在容器里,上面撒上小米辣或者生姜片,封口储存,一个月以后出味,一般是40天为佳。记住,不能在十天半个月时间内吃,因为这时候亚硝酸盐含量高,对身体有害。
五周时间到了,时令小雪,小雪大雪,腌菜上市,满村尽飘腌菜香。富裕的人家,不仅腌菜,还腌猪肉、腌鸭、腌鹅、腌鱼鲞。品尝过日子掏腌菜吃,尤其是吃粥的时候;来亲眷的时候,斩毫腌荤的,配千张或者黄豆上锅蒸,算大菜,佐酒,下饭,香醇浓郁,日子滋润。
腌制的小菜,青中带黄,黄亮清香,滴几滴小磨麻油,吃起来起味爽脆,韧中带脆,香中带鲜,又有嚼劲,回味无穷,早餐最好,吃粥或者吃茶为佳。中晚餐吃,最好配点新鲜的猪肉丝,荤素搭配,神仙一般的日子,悠哉悠哉,冬天里的美味!
不能不写萝卜响子。萝卜,有名莱菔、土笋、土参,是中国冬天的常见蔬菜,尤其是华北和江淮地区。萝卜品种很多,腌制萝卜响,首选青皮萝卜,有股冲味,水分多,口感脆爽,太阳晒干之后,有筋骨,有嚼劲。水果萝卜适合凉拌,红皮萝卜适合红烧,萝卜白菜,各得其爱。腌制萝卜,和腌制小菜,过程相似,选太阳好的天气,温度不能太低,不上冻的晴天最好,腌制,晒;再腌制,再晒;阴干,风干,下五香粉、十三香、花椒、胡椒和糖醋,根据人的口感,佐料随意搭配,腌制好了,放在透明的养水玻璃瓶子里,随吃随拿。过去贫苦的家庭,孩子冬天夜晚看书,发困的时候,掏一条萝卜响吃,边吃边喝温开水,聚精会神,智力发挥好,嘴里有小吃,脑子有灵感,下笔如有神。
清美食大师袁枚《随园食单》把小菜作为一章,“拾壹 小菜单”,他的观点是,小菜佐餐,怡情,养性,就像官府里的一帮小官吏一样辅助大臣。从物质的角度看,小菜减轻脾脏负担,去掉体内污秽,爽口开胃,下饭有味,作用很多。故作为一章列出。其中“冬芥”“萝卜”,就是我上文写的。相比袁枚大师,我的见识短,财力不足,小巫不如大巫了。可喜的是,当代学者王学泰先生著的《中国饮食文化简史》一书里,也专门写到小菜。“所谓小菜,北方主要佐粥之菜,白菜、青菜和芥菜为主要原料。一般早上食用,开胃爽口。是一种家常饭菜。”晚上在小镇一家土菜馆小聚,酒酣之时,谨慎之人倡议,酒不干了,上几个小菜吃饭。吃完饭掼蛋或者散步去。
“老板娘,上毫小菜,喫饭了。”
最忆是巢州
赴美医疗中介有哪些公司
赴美就医中介机构
脑癌美国看病新型CAR-T疗法治疗胶质母细胞瘤显奇效
美国看病服务中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