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育儿教育视角从育儿视角看西游记用DI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相信大家对《西游记》都不陌生,而于孩子而言,《西游记》不仅是课标读物,更是影视经典。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
原著中,师徒四人设定各异,孙悟空本领高强,猪八戒憨厚可爱,沙僧执着鲁莽,唐僧周密谨慎。正是因为他们能在西行取经中各司其职,互相配合才能完成的壮举。
从育儿的视角,师徒四人的性格可以用DISC标准来分辨,也可以用DISC沟通法则来探究不同性格的个体之间应该如何有效沟通。对家长而言,应该要学会运用DISC,根据不同的性格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西游记》:天性各异,DISC四种类型的人物 DISC指的是一种"人类行为语言",用来解释人的情绪反应以及性格。DISC分解开来为支配、影响、稳健和服从,而这套评价个体性格的方法,也由这四项因子英文名的第一个字母组合命名。
1、D型性格人物孙悟空:注重结果,讲究效率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性格突出,是十分典型的D型性格。孙悟空是天生的领导者,可以给予师徒四人团队方向和领导。比起师父唐僧的优柔寡断,多愁善感,孙悟空总是能不受约束,自如地应对压力。
据此,D型性格的孩子喜欢竞争,勇敢冒险,而且富有责任感。但缺点也显而易见,傲慢冲动,独断没耐性。所以与D型性格孩子沟通时,先要肯定他的能力,给予充分的关注。
2、I型性格人物猪八戒:乐观积极,人际关系好
说到猪八戒,大家的脑海中都会出现一个憨态可掬,乐观开朗的形象。猪八戒表情丰富,无论是说谎还是打怪,都能够即兴发挥,反应行动速度快。尽管在取经的路上遇到很多艰难险阻,八戒依旧能积极的面对一切。
I型性格指向的是"社交者",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很好,具有良好的沟通和说服能力。因此他也很容易相信别人,忽略细节。而且虚荣心很强,有时还会选择性倾听,只听自己想听的部分,做事看问题很片面。
3、S型性格人物沙僧:为人真诚老实,情绪稳定
在三个徒弟中,沙僧是最任劳任怨的一个。性格温和,做事沉稳,即便法力不如两位师兄高强,但他总能在危机关头,做出最镇定的选择。沙僧在《西游记》中不是最出彩的一个,但是他却是最稳定忠诚的信徒
S型性格的孩子优缺点都很明显,优点是有团队精神,以诚待人,踏实做事。而缺点是墨守成规,只会服从,不具有冒险和创新精神。他性格的表达更常用温和婉转的方式,甚至会隐忍不发,过分的小心。
4、C型性格人物唐僧:追求秩序,富有逻辑
作为师傅,唐僧是团队中"精神向导"的角色。他做事总是低调谨慎,讲究事实依据,从头到脚都充满了"正直正义"的气息。可是他又被束缚于规范之中,只讲信念不讲情面。如果没有徒弟三人的配合和支持,唐僧难以走到取经终点。
追求秩序,追求精确,做事思考有逻辑,这些都是C型性格孩子的特质。拥有这种性格的孩子是天生的组织者,他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事前会做好充足的准备。
DISC亲子沟通法:按照天性,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孩子1、D型性格:桀骜不驯的"小猴子"需要多被鼓励和肯定
掌控型孩子在学习上会很自觉,但是在生活中会不明事理。这样的孩子对自己的成绩非常执着,有着强烈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喜欢被打击,一旦遭受失败就会一直闷闷不乐。对此,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多给予孩子肯定,认同他、尊重他。
而如果孩子太过自信,甚至自大,那么这份肯定要用在肯定过程上,而非结果。多肯定孩子的努力,孩子才会明白目中无人并不能给自己带来成功。
2、I型性格:用有趣的游戏吸引孩子,拉近亲子距离
I型性格的孩子天生会享乐,大多是"吃喝玩乐"的小专家。如果你问孩子:"什么地
方最好玩?应该买什么车?"他肯定会言无不尽,因为这是他们的强项。家长如果觉得孩子难教,那么问题很可能就出现在教育方式上。
对于"社交型"孩子,游戏是对他最大的吸引。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会慢慢敞开心扉,父母也不会遇到"无话可说"的问题。
3、S型性格:信任孩子,多给予试错的机会
沟通从互相信任中产生,而非从说教来。不信任孩子,包办替代,阻止孩子做决定。那么,孩子很可能会在迷惘中一直消沉,还会形成对父母的依赖。在成年后面对挑战也会束手无策。
在沟通中,家长不应该常质疑孩子,反而要信任孩子,给孩子犯错的机会,让他能从错误中学习,是最适合S型性格孩子的成长方式。对孩子说:"妈妈相信你能行,加油!"这句话能给孩子赋能,产生勇气,沟通也会越来越顺畅。
4、C型性格:逻辑先行,接纳孩子的不足和缺点
要求C型性格的孩子做一件事,家长不应毫无理由地强迫孩子。要以逻辑为先,条理清晰地与孩子聊天、分析利弊,孩子才会把家长听进耳朵。
此外,C型性格的孩子大多是"完美主义者",凡事都要有讲究、高要求。然而,万一出现纰漏,孩子就对"杠"上这一问题。因此,家长要接纳孩子不足,告诉孩子:"有缺点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及时改正。"当孩子能在家长面前脱下"完美主义"的外衣,他才能与家长无话不谈。
DISC讲究"因材施教",了解孩子的需要孩子大脑的镜像神经元,决定了孩子主要的学习是,靠与他人的沟通进行的,主要的经验来自于和他人、环境的互动。我们常说"言传身教"也包含DISC的沟通法则:即家长做出什么样的行为、说话的内容,才是影响孩子成长最重要两个的方面。家长应该学会"好好说话",孩子才愿意听,才愿意配合执行。
每个孩子有不同的性格,尽管后天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但是性格占了很重要的成长部分。很多家长总是把一套方法贯穿到底,无论家有二宝还是孩子性格不同,都简单粗暴地与孩子沟通。
这样并不会帮助孩子的成长,反而会浇灭孩子的热情,破坏了幼师发展的机会。而DISC亲子沟通法则讲究的是"因材施教",了解孩子的需要,从孩子的情绪、需要和性格入手交流。
与孩子沟通是门学问,家长有必要掌握一定的DISC沟通方法。父母应细心观察和研究自己的孩子,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发育特点,先天也会有不一样的性格。家庭教育就必须根据孩子的自身的特点来进行。
巧用正确的DISC亲子沟通法则,能让家长和孩子都少走很多弯路。
我是奶嘴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 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