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馨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丽江蓼

优雅育儿怎么教育试试不打骂不溺爱的优雅教

发表于:2024-06-06 11:52:58 来源:宏馨资讯

《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是在西西弗书店看到的,当时我和宝爸正处于被“Terrible Two”折磨的时期,急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于是便把这本书带回了家。

当我们家的小朋友进入了“Terrible Two”的时期。(Terrible Two:可怕的两岁。这是宝宝人生中出现的第一个叛逆期。)

家里的烟火气彻底变成了鸡飞狗跳的慌乱状态。

我说:你的奶粉冲好喽,快来喝吧。

宝宝:不要,好烫,我要喝凉的。

爸爸说:等等再喝你的奶粉吧,有点烫。

宝宝:不要,不烫。然后自己尝试着喝了一口,明显太烫,他还是忍住说,不烫呀,很好呀。然后继续勉强自己小口喝。

我说:宝宝,这个衣服喜欢吗?今天出门穿这个小恐龙T恤吧。

宝宝:不要,我要穿这个。小手指着一件冬天的熊熊厚外套。非要穿出门。可现在是夏天了呀!

爸爸说:宝宝,下雨了,把你的雨伞打好哦。

宝宝:不要,我才不要打伞。

进入了“Terrible Two”的时期,我和宝爸突然发现,小朋友难以掌控的一面彻底展现在我们两个的面前。面对小朋友生活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他开始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喜好和态度。开始会学大人的话和表情,或者突然显露出以前没表现过的样子,说些引人发笑的童言童语。一切都在昭示他的迅速成长。但是跟他的沟通,也越来越多的遇到困难,很多时候他的回答都是,不要,不要,我不要!不行,不是,不可以。

于是,对于最初我和宝爸规划的做冷静温和的爸爸妈妈的想法,有点破功了。当他把奶粉撒的到处都是;摔碎了臭豆腐瓶子,满家弥漫着臭气;他把乐高到处乱扔的事件之后,我们俩个终于还是吼出了声:不要这么调皮,这么做是不对的。甚至宝爸还会让他伸出小手,打几下,作为惩罚。

最开始,被批评的宝宝会哭两声,后来干脆撅嘴走开,到现在,不管批评还是打手背,宝宝低头听完,该干嘛干嘛。至于他的捣蛋步伐,一刻也不停歇。

《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中,是伊丽莎白·克拉里(美国作家)对于其四十年育儿经验的总结,并且使用了很多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作为支撑,提供了不少的方式方法来疏导孩子的心理和指导孩子的行为。作者认为,父母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想法、期待等方面,杜绝打骂和溺爱,可以使宝宝自信快乐,不再是“熊孩子”。

其中,对我最有触动的点在于:一. 明确父母的价值观父母明确了解和足够清楚自己的价值观序列,可以知道自己更重视孩子哪方面的教育。这样避免自己随大流,盲目跟风,强迫孩子追随主流的兴趣,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可以避免因为互相攀比带来的心理焦虑,使得生活变得一团糟。

二. 重视父母的需求作为80后的家长,已经有不少的父母意识到,早些年,“棍棒底下出孝子”和“孩子出生之后,家庭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观念是有问题的。但是很少有父母能明确自己的想法。

在《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中,作者提出:”应该以自己的感受为前提,只有自己感觉良好,和孩子的相处才会比较轻松愉快,父母就有内在的力量和智慧来处理所要面对的局面。”相反“父母心情沮丧时,他们也就无法冷静应对混乱局面了。”

父母一味的压抑和隐忍,负面情绪并不会因此消散。随着时间,负面情绪越积的越多,当内心压抑到极致,会激烈的爆发出来,影响亲子关系。

在育儿过程中,要适当的抽离出来,拥有属于自己的独处时间,做些可以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只有父母双方都快乐起来,孩子才会更好的感受和吸收正面能量。

三. 合理的期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总听人提起这句话,细想,确实如此,总是希望过高,和现实差距过大,会屡屡产生挫败感,也许进而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心理。(习得性无助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值也应当根据:1.符合孩子的发育水平。2.符合孩子的性格特点。

在了解孩子每个发育阶段和性格差异的特点之后,就不会总是在和别人家的孩子对比时,产生焦虑情绪,进而影响孩子自身发展的脚步。

《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儿童技能发育示意图

四.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大家都会有惯性思维,尤其是成年之后,已经形成的思维方式是很难自行改变的。父母习惯使用同一种方式来处理所有的问题,尽管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也很少能跳出本身思维的局限性,产生新的思路和解决路径。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了。如果你和我一样,面对宝宝一而再,再而三发生的问题,没有很好的应对方法,不如试试书中给出的解决方法,来尝试解决问题吧。

通过界定问题、汇集信息、搜索解决方案(包括改变自己的价值观,改变期望值,转换情绪或者通过调整外在的条件,比如更换环境,调整进度等等)、评估解决并实施、评估解决的效果五步,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问题解决图标

五. 你是在夸孩子,可是你用对方法了吗?原本以为,我和宝爸这点做的是不错的。宝宝扔了垃圾,我们会说,好棒呀。宝宝吃完了饭,我们也说,好棒呀。宝宝帮我拿来手机,我们还是,好棒呀!

本来以为自己随时都在认真的夸奖和鼓励。谁知道,这并不是全部。

表扬需要技巧!要具体、真诚、有效果的表扬!

表扬要真诚:我是做到了,但是表扬太过宽泛,太过“不走心”。

无论宝宝做了多了不起的事情,仔细想想,我和宝爸都是“太棒了~”

表扬要具体:比如宝宝自己吃完香蕉,把香蕉皮扔进厨余垃圾。我们尝试具体的说:宝宝做的非常好,都知道需要把香蕉皮放进厨余垃圾桶了,真的是好棒呀!

表扬要有效:千万不要将表扬和负面评价结合在一起。这样的表扬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比如上面提到的事例,我如果说:宝宝做的真好,知道要将垃圾扔进厨余垃圾桶,真棒呀!但是你刚才吃完的苹果核呢,没有扔进去。你要记得哦。这样的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掺杂在一起,作者认为,不仅不会让宝宝产生成就感,相反,会适得其反,让宝宝觉得挫败。

于是,我和宝爸,看完理论之后,行动起来了。

目前鸡飞狗跳的生活虽然没有立刻变得优雅平静,但是最近处在“Terrible Two”的宝宝,没有再被打手背,我们的耳边也不再充斥着“no、no、no”了。

赴美就医服务咨询电话

安德森医院中介服务费多少

赴美医疗中介有哪些公司

去美国看病的中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