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是妈妈养的过于强势的父母养出了让自己
文丨饭饭妈
最近《以家人之名》这部剧正在持续热播,剧中人物也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热点,其中齐明月的妈妈受到了很多网友的抨击。因为她的妈妈非常强势,小到穿衣打扮,大到工作调动,都要求齐明月必须听自己的。
这也让很多网友表示,在齐明月妈妈的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妈妈的影子。因为很多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能会表现的非常强势,甚至在其他家庭成员面前,也是非常强势的。
就拿齐明月妈妈来说,她对待自己的丈夫,也表现的非常强势,就如同孩子一样。
但是强势的妈妈们,可能并不认为自己过于强势,反而会觉得是别人没有主见,所以自己才变成了这样。
闺蜜小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表现的非常强势,所以孩子在她的影响下,也就慢慢出现了一些改变,甚至变得不太爱说话。但是小云却不认为孩子的这种改变,是由自己太过强势造成的,所以依旧我行我素。
事实上,太过强势的妈妈通常会有一些非常明显的特点,所以各位妈妈们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看看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否存在太过强势的行为?
过于强势的妈妈通常会有哪些特点?教育学家李玫瑾教授表示,通常较为强势的妈妈会有一些共性,所以她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特点。
因此各位妈妈可以进行对照,看看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否已经出现了较为强势的表现?
1)替孩子做一切决定
齐明月的妈妈无论大小事,都会替她做决定,所以使得她在大学毕业后,为了逃离妈妈的强势,和小姐妹在外租了房子。
其实很多比较强势的妈妈,都会有这样的行为,她们会习惯性的替孩子做所有决定,认为自己所做的决定是最佳选择,完全不顾孩子的想法。
哪怕这些决定在孩子看来,可能违背了自己的一些意愿,妈妈们仍然会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决定去行事,因此会给孩子带来许多问题。
因为强势的妈妈会认为,孩子的阅历很少,所以,只有按照自己的想法才能成功,所以她们容易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
2)认同孩子的一切想法
通常较为强势的妈妈,她们对于孩子的一切想法,都会报以反对的态度。因为在这些妈妈眼里,孩子无论多大,都是她们怀胎十月生出来的小孩,所以无论有什么样的想法,都没有她们的成熟。
因此对于孩子的一切想法,强势的妈妈们总是会对此进行反驳,认为孩子应该听自己的,不应该有自己的想法。
但与此同时,她们又可能会责怪孩子什么事情都没想法,什么都要靠自己做决定,所以非常的矛盾。
3)对孩子的事情了如指掌
有的朋友在小时候,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无论自己做什么事情,妈妈都要了如指掌,哪怕没有告诉妈妈,她们也会有自己的渠道知道。
因此这类朋友在小的时候,完全没有自己的隐私可言,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在妈妈的掌控之下。
这是因为比较强势的妈妈,对于孩子的一切事情都要处于知晓状态,否则容易出现失衡感,这其实也和妈妈自身有关系。
甚至有些过于强势的妈妈,之所以需要对孩子的事情了如指掌,其实和她们过强的控制欲有关,这有可能是因为缺乏安全感。
妈妈过于强势会带来哪些问题?注定孩子未来不会太幸福很多比较强势的妈妈,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过分强势,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她们甚至认为自己的行为举止,都是为了孩子好,都是为了这个家庭,所以才会付出这么多。
但事实上,妈妈过于强势教育出来的小孩,往往会存在一些问题,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
①孩子容易变得没有主见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被强势母亲教育出来的孩子,有近六成会变得没有主见。
这是因为母亲的长时间强势教育,会对孩子的想法进行干预,时间久了后,孩子就容易变得没有自己的想法,甚至非常没有主见。
甚至有很多被我们称之为“妈宝男”的男性,其大概率是有个非常强势的妈妈,所以他们会变得非常没有主见,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妈妈拿主意。
②孩子容易失去自信心
有些妈妈在强势的教育下,非常喜欢对孩子进行打击,认为孩子什么都做不好,必须得靠自己出马才可以。
所以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孩子非常容易受到打击,很容易出现自信心被击破的情况。
因为在妈妈的习惯性否定下,很容易会让孩子对自己做出心理暗示,认为自己肯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所以才会被妈妈这样否定。
即使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能够意识到被这样否定,也许并不是自己的错,但因为从小被强势的母亲给否定,所以早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③孩子容易出现依赖心理
孩子在妈妈的强势教育下,也很容易出现依赖心理,这和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有一些类似。
因为强势的妈妈,通常喜欢包办孩子生活中的一切,无论是孩子的升学,工作还是家庭,似乎都需要她们的插手才可以。
因此在妈妈的长时间强势下,孩子容易对这种插手产生依赖感,认为自己根本不需要去做什么,因为早已被安排好了。
所以大家会发现,很多强势的妈妈教育出来的小孩,可能会比较的懒,甚至事事都依赖自己的妈妈。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妈妈会觉得,自己明明累死累活的,家里大大小小事情都要靠自己,可却讨不到好,这主要是自己太过强势导致的。
聪明的妈妈该如何教育孩子?妈妈如果太过强势,教育出来的孩子,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所以想要孩子健康成长,最好还是做个聪明的妈妈,这样才能减少对于孩子的伤害。
不要试图掌控孩子作为一个聪明的妈妈,千万不要试图去掌控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孩子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一味地对他们进行掌控,只会让孩子感到不舒服。
因此面对孩子的许多事情,妈妈们最好学会放手,不要事事都去管教。例如像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比如今天穿什么衣服,明天吃什么零食,只要不太触及底线即可。
要知道适当地放养,有的时候会换来更多的尊重,特别是当孩子感到纠结的时候,反而会主动的询问,这远比妈妈们的事事掌控要好。
适当地听从孩子的想法聪明的妈妈是能够对孩子的想法进行听从的。孩子虽然年龄小,但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自己的想法,通常在孩子两三岁左右,他们的个人意识就开始逐渐形成了,所以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三观。
但在强势妈妈的影响下,孩子的三观以及个人想法,会逐渐的被妈妈的想法所取代,甚至会变成一个没有主见的人。
因此妈妈要学会适当地听从孩子的个人想法,对于一些符合逻辑的事情,不妨可以按照孩子的想法进行。
毕竟每个人的成长,总归是要走一些弯路的,如果一味地想让孩子不跌跟头,也许会有更大的麻烦等着他们。
所以,家长在有的时候,可以适当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进行考虑,尽可能地进行换位思考,也许就能够明白孩子有些想法出现的原因了。
与孩子成为朋友关系其实尝试性地与孩子成为朋友,也是一些比较聪明的妈妈会做的。因为在很多中国妈妈的认知中,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甚至是自己的私有物品,所以并不存在平等的关系。
但是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中提到,家长如果想要了解孩子的想法,想要与孩子进行多多沟通,依靠家长的威严是不行的,而是应当与孩子建立平等关系,与孩子成为朋友。
因为在这种平等的关系下,孩子才能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真正尊重,他们才不会因为恐惧家长的权威,被迫对家长敞开心扉。
所以,在这样的关系下,孩子更愿意与家长分享,因为这对他们来说,相当于多了一个关系非常亲密的朋友。
作为家长,自然是希望能将孩子教育的非常出色,但是在教育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而不是为了让孩子听话,一味地做非常强势的家长。
因为这种强势的教育,只会让孩子感到深深地压迫感,他们甚至会因此受到影响,所以并不合适。
因此作为家长,要学会与孩子进行正面的沟通与相处,尽可能地让孩子明白,自己其实在为他们考虑。
此外,家长也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让孩子明白,家长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为了他们好。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