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馨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复印纸

玻璃瓶可以养水宝宝吗又到巢湖腌菜时

发表于:2024-05-17 15:01:24 来源:宏馨资讯

最忆是巢州

作者:祝俊生 最忆是巢州

谚语曰:小雪腌菜,大雪腌肉。

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小雪到了,冬至就快了,年也就不远了。记忆中,老底子的巢湖人家,一到年底,家家少不了两只“缸”,一只浸豆腐,一只腌咸菜。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食材,早已缠绕在我的成长岁月里,演绎出一种文化,一种情结,一种乡愁。

今天是戊戌年11月22日,小雪,天气晴朗。正是腌菜的好天气,妻子晒了一些萝卜响。萝卜切成条状,腌制二天,暴晒三四天,加十三香或者五香粉什么的,在辣椒粉里一走,装瓶,玻璃瓶或者养水坛子,随吃随拿,滴几滴小磨麻油,香脆辣鲜咸,五味俱全。佐白粥或者米饭,最好吃的不过,就是夜晚灯下,没事喝茶的时候,休闲吃它几条,味道和意境也都是一绝。谁说冬天无味,吃吃腌菜,五味俱全,寡淡的生活不在寡淡,单调的生活不在单调,最妙的下点大雪,外面雪花飘飘,屋内一个火锅,一碗米饭,一碟五香花生米,一碟自制的农家小(腌)菜,不是冬天的神仙,就是冬天的绅士。呵呵!

居民,都争先恐后的腌制起菜(腌制青菜、韭菜、芥菜、雪里蕻、萝卜缨、大白菜和萝卜响等蔬菜,腌制鸡鸭鹅雉猪肉和猪下水牛肉等荤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腌菜有三种:腌青菜、腌雪里蕻、腌猪肉。要是农家,还会添上两样:腌鸭和腌鹅。这几年来,随着老百姓养生知识和保健意识的提高,(医生和养生专家说,腌菜是严重制癌物,少吃或者不吃,还列举的许多数据和病例资料),我们这里的乡民们开始大幅度减少腌菜的数量了,但是,作为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流传下来的民俗文化,腌菜还是要做的,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少吃一点,冬天有味。不止一次的看到江淮地区作家们写的作品里面,都写到腌菜。特别是有关冬天的小说和散文,腌菜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物像,从某种意义上说,腌菜已经成为沿江地区冬天文化的一张名片了。譬如:美食作家汪曾祺先生(苏北人)说过:“咸菜可以算是一种中国文化……”除了汪曾祺写《咸菜与文化》,很多文人都曾谈及腌菜味道。周作人先生(江南绍兴人)写《腌菜》,写到,金黄的盛宴才细切拌麻油,或加姜丝,大段放汤,加上几片笋与金钩,这样便可以很爽口的吃下一顿饭了。

最忆是巢州

苏家湾、夏阁镇、柘皋农贸市场……这两天,我们走访了巢北可能有冬腌菜味道的角落——那一棵棵腌菜,虽然已不常见于过去那只家家户户都不可或缺的大缸小坛,但它留下的滋味,却是忘不掉的。吃腌菜怕得病,不吃冬天嘴里又没有一丝味道,“馋死不如吃死”,还是腌它个几小坛。这是小雪大雪之间我所见到的和听到了。上个周末回老家,老母亲早已经帮我备了一份腌制的青菜,胡玉美酱瓶腌制的,母亲说:“都不敢吃多,都这么腌,我也跟着趁热哄腌了一点点。你带一瓶回去吃。”到三婶家玩,问问堂侄儿超超的学习情况,临走的时候,三婶也拿了一袋子萝卜响给我,我三婶的萝卜响做的远近闻名,曾经靠这个在外面开过饭店,饭店不出名,倒是小菜出了名。当然,来此饭店吃饭的大多是我们江淮一带的人。

最忆是巢州

每年的小雪大雪期间,我都要协助妻子腌过冬的菜:一种叫高脚白的青菜,足足有一尺来高,叶子小茎高肥大,腌菜来,很有嚼劲,味道也冲。连续几天的晴天,开始腌菜了,砍倒晒蔫,洗干净了,切成丁状,用粗盐揉,揉出“汗”来,放到缸里或者养水坛子里,一层一层的捣紧实了,上面压着一块大石头,从海边带回来的大鹅卵石,盖上盖子,放在旮旯里。腌雪里蕻、腌制韭菜和这大同小异。腌肉却是另外一到工序了,选野生的鸭子和放养的鹅,加硝和盐腌制一个礼拜,暴晒十来天,阴干十来天,个把月以后,出油了就能吃了,这时候时令该是小寒大寒了,数九寒冬,北风凌冽,大雪封门,躲在屋子里,腌菜和火炉过冬,何等的惬意和闲适,何等的消遥自在,何等的怀旧和有味。

在北风呼呼叫的腊月天,家族的众兄弟都外出打工回来了,今天晚上到你家吃饭,明天晚上到他家吃饭,家家都有不同口味的腌菜,或者煮一锅酸菜骨头汤,或者咸鸭子蒸千张,或者咸猪手炖黄豆,都是再好不过的年底晚餐了。女人们炒酸菜粉,包酸菜饺子,我等爷们也爱吃。吃着自己亲手腌制的酸菜,有一种贴心贴肺的暖。望着浮满白亮亮酸菜的小缸,这一冬,胃始终都暖暖的呢。

最忆是巢州

安德森看病中介

美国医疗中介服务北京

赴美医疗中介有哪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