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园区玻璃维修方案今年以来上海崇明公安
澎湃新闻记者 巩汉语
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之称的崇明岛,林地、河道、湿地资源丰富,历来是各种野生动物、鱼类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地,是上海最为珍贵、不可替代、面向未来的生态战略空间,是上海重要的生态屏障。
崇明东滩湿地鸟类保护区 本文图片均由 上海崇明警方 提供
上海在做好崇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过程中,崇明公安依托生态警务机制,全方位常态化构筑野生动物保护打防体系“立体屏障”,提升生物多样性。2021年以来,崇明公安共侦破破坏生态环境类刑事案件39起,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128人,收缴各类野生保护鸟类1200余只、鱼类230余公斤、江砂1500吨。
生态恬静的崇明东滩湿地鸟类保护区
如今的崇明岛,“水清、地绿、鱼跃、鸟欢”的生态场景回归喜人,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
救助的“幸福鸟”越来越多
陈家镇是崇明岛最东端的一个镇,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位于此,辖区内野生鸟类众多,时有热心市民报警救助受伤鸟类。
上海市民和民警携手救助的国家级保护鸟类
10月14日清早,在家准备早餐的郭女士听到有东西连续撞击玻璃的声音,寻声查看,发现一只貌似猫头鹰的鸟和一只小麻雀双双跌落在地,她没敢耽搁,急忙报警求助。
上海市民和民警携手救助的国家级保护鸟类
以往警民携手救助野生动物的信息通过“警秀崇明”公众号正面宣传,这次郭女士遇到类似情况后,第一时间选择了报警求助。民警联系林业站工作人员到场,鉴定这只“猫头鹰”为鹰鸮,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经救治无碍。
“我们派出所成立以来,着重打造生态保护的公安‘桥头堡’,探索建立全市首家生态警务室,搭建‘一所五队’生态保护联动平台,提升重点区域野生动物保护能力。”东滩湿地治安派出所所长黄春峰说:“每年我们救助的野生鸟类越来越多。”
崇明公安2021年以来参与救治的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3只,其中,包括1943年以后上海首次记录到的大鵟(kuáng)和上海地区鸟类记录增至第507种的纵纹腹小鸮。
掐断地笼里的“致富梦”
崇明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管辖长江水域面积逾3000平方公里,岛内通江河道密布,纵横交错,鱼类资源丰富,而这里也成了非法捕捞人员的出没之地。
5月12日,崇明公安经侦支队根据线索,锁定了一名对外出售长江野生鱼类的男子杜某,初步认定他有非法捕捞嫌疑。
“基本上他是天天晚上出来下地笼打鱼,我们对他的资金有过排摸,单是微信转账的话就有几十万。”办案民警经过长时间对杜某的外围调查,摸清了他的行动规律。当晚,民警制定抓捕方案,在杜某捕捞回家的必经之路上将其抓获,人赃并获。
民警抓获非法捕捞的犯罪嫌疑人
地笼网又名绝户网、迷魂笼,因地笼孔眼细小,幼鱼、幼虾进入后很难逃脱,对鱼类资源的灭绝性破坏无法估量,是国家明令禁止的捕鱼工具。
“破获这起非法捕捞案,我们通过‘河道警长’掌握了完整的线索。”经侦支队副支队长朱挺介绍,崇明公安建立完善了五级共266名“河道警长”体系,通过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案例分析等活动,不断提升全局河道警长的履职能力和意识。
责任编辑:王维佳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