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带机维修年久失修的口罩机又转起来了平湖
“没想到攻了不下5天的难题,专家们5个小时就解决了,太给力了!”1月29日晚9点,当看着“顽固不化”的口罩耳带机,顺利“吐出”第一片口罩时,宏昌生物医疗科技(平湖)有限公司工程科科长强利君激动地鼓起掌来。
宏昌生物医疗科技(平湖)有限公司是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专业生产出口一次性手术衣、手术巾包等多种医用防护耗材类产品的企业。自疫情发生以来,该企业负责人眼见着口罩紧缺,便决定重启停用近十年的口罩生产线,为当地的防控防疫做贡献。
说干就干。大年夜,公司便紧急召回两位技术人员,开始维修年久失修的口罩耳带机。然而,经过五天的奋战,仅有一台完成修复,还有三台依然处于“死机”状态。眼见着几天过去,技术人员却束手无策。无奈之下,公司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平湖经开区总工会,希望借助工会的力量求得专家助力。
“急寻!面前全市征求PLC修理人员……” 1月29日下午2时,得知情况后,平湖市总工会、开发区总工会迅速发动起来,通过工会微信工作群和微信公众号向全市求助信息。一场全城寻人的接力开始了。短短两个小时,微信阅读量超过两万,总工会的工作人员也收到了上百个报名电话。
看到朋友圈里刷屏的“急寻”,平湖职业中专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师陆元杰驱车一个多小时,从新埭乡下赶往宏昌生物医疗科技。由于手头没有维修工具,陆元杰又紧急呼叫其学生冯伟超带上电脑等。兵分两路,两人几乎同一时间抵达公司门口。紧接着,又有十多位闻讯赶来的技术人员。他们中,有本地企业的工程师,也有外地的专家、职教老师。
二话不说,戴上口罩、穿着防护服,专家们就“钻”进了车间里。虽然全副武装、互不相识,可大家不约而同默契分组。通过逐一排查硬件、软件,给机器“把脉”,列 “病症”。“这台设备的线路异常,电脑控制器也不行……”为了对症下药,陆元杰和伙伴们重新编写电脑控制程序,对机器内50多根线路进行逐一调整。之后,又根据运行状态反复调试了数十次。“还好人多,如果我一个人修,起码得花一天。”待陆元杰所负责的机器修理完毕,此时已过了四个多小时。
设备年久失修问题多。从下午3点多开始维修,专家们便连喝口水、吃口面包的时间也舍不得浪费。“哪怕能早一刻钟修好,也能为抗击疫情减轻压力。”市民吴春锋有着四年的PLC控制设备维修经验,如今是平湖一外资企业的员工。一看到寻人消息,他就马上赶到了宏昌生物医疗科技。几个小时里,他一步不曾离开。虽然天气冷,额头沁出汗的他却倍感振奋。“我们互不相识,却为了同一目标同心合力,相信没有什么困难是解决不了的!”
终于,晚上9点多,宏昌生物医疗科技的车间里传出了好消息。经过校准、调试等反复尝试,所有口罩耳带机全部修理完成,并成功运转。没有鼓掌,没有欢呼,可透过口罩,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笑了。强利君告诉记者,目前企业已召回14名员工,加班加点生产口罩,预计口罩日产量将达1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