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馨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照相机电池

数学缺乏生活常识的原因必要的生活经验会影

发表于:2024-05-06 11:58:45 来源:宏馨资讯

今天上午我给学生布置了4道练习题(题目是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总复习题目)。四个题目比较简单,做题之前,我没有任何提醒,也没有讲这几题。学生吃过午饭,就开始做课堂作业了,同时,有很多学生开始犯愁了:①电量的单位是什么呢?②2月、3月、4月、5月、6月各月电量是统计表中的数字呢,还是需要重新利用统计表中的数字再计算呢,怎么算?

我午休过后,去办公室。

李老师:“你们班学生来问你问题了吗?”

我:“什么问题,没有呀”

李老师:“你们班有好几个学生,到处去问各班老师,你布置了什么难题?”

我:“什么问题,能让我们班里学生到处跑着去问老师,看来我们班里学生在学习上开始行动了,我没有布置难题”。

李老师:“你们班学生搞不懂电量单位是什么”

我:“我们没有学习关于电量的问题啊,电量单位不是度(千瓦时)吗”。

过了一会儿之后,我搭档郭老师(语文教师),也和我说:刚才我一进班,很多学生问我电量的单位是什么,我说是千瓦时(度)。

我:“怎么回事儿?学生怎么都在一直问这个问题呢?”

我:“上午我也没有讲关于电量的问题,我不在学校,学生到处跑着去问很多教师,看来学生是真的遇到困惑了”。

我立即打开数学书,翻到上午布置的作业,教材74页第5题,有关于电量的问题。我立刻明白了:学生缺少必要的生活经验,结果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这是六年级下册教材总复习练习题

这个第5题,并不是学生第一次见到,在三年级就有类似问题出现,摩托车(汽车)里程表在不同时间显示的里程数;不同月份水表显示数字,求用水量或求用水量的费用……这不是生活经验中的常识吗?学生为什么老在这里卡住呢?

这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北师大版

五年前,我教三年级时,也出现了很多学生关于汽车在不同时间段的里程数计算出错(不会)的案例,再结合今天的案例,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学生缺少必要的生活经验,会在他们学习数学过程中,严重影响分析、理解、解决相关问题正确性。比如不同月份用电量问题,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他们缺少这类生活经验,没见过电表用电量读数,也不知道电表上显示的数字是代表什么意思。

这是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材练习题

其实,若每个月固定一个时间,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查看自家水表、电表上的读数,到下个月同一时间,再去查看读数。学生就不会出现类似的低级错误(生活常识性问题)了。同时,成人还可以引导孩子认识水表、电表、里程表上每一个数字代表的意思,还能帮助孩子建立节约用水、用电、感悟千米长度单位的好习惯。利用好生活经验,不但可以丰富人生阅历,还能通过知识间的迁移促进理解,帮助学习。

根据生活经验,如果教师和学生这样对话,是不是也可以破解这个问题呢?

师:1月份对应的电表读数,应该是哪一天去查看呢?

生:应该1月31日查看。

师:2月对应的电表读数,你认为哪天去查看?

生:2月28日(29日)。

师:3月份用电量哪天查看呢?

生:3月31日。

师:4月份呢?

生:4月30日查看。

师:是的,通常是一个自然月查一次,实际一个月时间,可能会相差一天或两天,平均下来就是按一个月30天计算。例如,4月5日查看一下,到下个月的5月5日再查看。不一定非要从一个月第一天算起。

生:那水表,里程表都是类似吗?

师:道理是类似的,与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我们可以借助平时的生活经验理解分析。

数学素材往往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必要的生活经验,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分析数学问题,特别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很多困惑,其实,必要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的学习具有相通性。

西部学刊杂志官网

作家天地杂志

赢未来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