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馨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井栏茜

伟少生活小常识回忆深圳打工的日子二

发表于:2024-05-06 11:45:34 来源:宏馨资讯

我所在的工程部实际上是分开三块功能,有三个香港主管,一个经理,还是澳洲悉尼大学毕业的,不过就是MBA学士,对电子行业一窍不通,英语的熟练程度就远比中文好,那些技术术语名词有时也确实用英文表达会更简洁明了,所以他对我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我那时也刚好英语大专毕业,学以致用特别用心,日常需要的工厂好多文件都可以英文写作,港人简称MEMO,这样就帮了我经理大忙了,因为董事长是个香港出生的英籍人士,英语是母语,我提供的资料数据和文件让经理在每周厂务会议不至于哑口无言屡屡得到董事长好评。我的三个月试用期一过,工资底薪发放也从人民币转成港元1600元,每月给母亲大人四百港元时看到她那种惊讶和满意的心情还是很有成就感,毕竟1988年每月到手收入已经有2000港元,那时的黑市汇率是100港元折人民币75元了。

这家港资电子厂在香港和亚洲也是算的上有点规模和品牌,在此工作也让我打开了国际视野,提高不少专业知识和认知水平,管中窥豹也看到了国际分工的生产模式。这些都是和原来国企追求高大全所完全不一样的效率和效益,感受有点开窍一样。

大老板在做印刷电路板技术方面稳居亚洲一流,当时已经做到八层电路合成,因此可以接到日后才知道的那些欧美大型科技公司国际订单,有日本当时最大的游戏机公司SEGA,他把家庭式电视游戏机就放在我们厂里生产,当时已经有电视3D游戏机了,需要佩戴同步的3D眼镜略显麻烦和不便,不过就和今天的AI显示眼镜也差不多了,这可是36年前的游戏产品,这种科技水平在今天还是很震撼的。还有当时都完全不知道的德州仪器,给他加工装配数字平水尺,传统印象中的平水尺都是水银气泡型,但是美国犹太人已经开始生产数字化平水尺了。当时负责产品试产的就是一个犹太人工程师,他还给我解释运算原理,只是我当时学习的还是模拟电路,对电脑认识还只是停留在BASIC的简单模糊之中。

对自己职业生涯最大和最直接影响的一个产品就是当时美国NASA一个华人工程师觉得当时市场上主流的录像机如果要定时收录中意的电视直播节目是一件非常麻烦和很不适应美国式生活,那还是模拟电视信号的年代。这个人想到了一个非常简单有效的操作方法,把纸媒体上的电视节目预告时间用数字代码代替,然后开发了一个万能遥控器,能控制所有主流品牌录像机的预定录像时间设定。消费者只需要在遥控器上输入节目表对应的四个数字,对着录像机按下回车键即可完成预置录像操作,非常方便简单。这个产品获得美国1990年最受欢迎电子产品大奖,当年美国总统老布什都曾为这个产品站台叫好,估计他就是个NBA超级粉丝为错过不少关键场次而遗憾。

这个产品的试产阶段全部由我负责对接,甲方具体对接是由几个香港中文大学在职的教授讲师负责,他们成立一家叫Gemstar Develepment公司,通过他们我也真正了解到香港的发达繁荣的背后其实是真的是由好多勤奋拼搏的人才在不断努力提高所造就的,当时香港的电子产品稳居世界第一也是实至名归的。他们几个人白天要上课,只能利用空闲和休息时间过来解决试产过程遇到的各种问题。当时我们并不很熟悉而且让我非常不满,经常是晚上过来和周日过来,占用我全部休息时间,还有明显的设计问题和选用电子元器件问题,凭我的有限知识和经验都察觉是芯片有问题,试产持续了很长时间,一直不能正式投产还造成不少不良品,我们工厂损失不少,总经理非常不满,毕竟他们是香港本地小公司。

我也从公司利益出发不客气地发出不少文件,直指说明不能量产的主要原因,对方也自知理亏,一直拖延回复时间,双方闹的极不愉快。直到差不多两个月后,好多我曾有提及的问题都几乎做出实质性改进,产品才逐步完善走到量产阶段。在会上总经理还半信半疑地问我意见如何,我给出自己很肯定的意见后。对方总经理Wilson Chow 投来如释重负的眼光,我也是实事求是客就事论事而已。随着越来越多的接触我和他们就相互了解更深,才知道他们初创公司的难处,原来他们非常担心我们会拒绝为他们代工,毕竟双方公司地位悬殊,他们的产品也是主要去北美地区销售,生产品牌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这次合作,他们也对我有了全面的了解,也把当时不敢回复我文件的原因告诉我,其实双方都找到不能量产的主要原因,只是他们还没找到替代器件,又不能露出解决能力方面的破绽,对此也给予我的生产管理水平有极高的评价。我在厂里也算是红极一时,总经理恰好也是我职业生涯里遇到为数不多值得我敬佩的人。不过在当时香港人骨子里还是瞧不起大陆人的,而他也是一个浑身散发人格魅力的一种人。

自从在我们工厂顺利代工量产发货以后,北美方面的订单雪片一样飞来,流水线不停地在增加,只是后面的事情发展居然完全改变了我的职业生涯。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投稿

世界家苑杂志

琴童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