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馨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活塞泵

胤礽作为康熙的嫡次子为何两度被废黜

发表于:2024-04-01 10:16:51 来源:宏馨资讯

胤礽作为康熙的嫡次子,为何两度被废黜?

爱新觉罗·胤礽,清圣祖玄烨第二子,生母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他是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但最后却没能继承皇位,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1674年五月初三,20岁的康熙在这一天里经历了大喜和大悲,喜的是在嫡长子承祜夭折两年后他再得嫡子(胤礽,乳名保成),悲的是和他同岁的发妻赫舍里氏皇后因难产而死。

虽然赫舍里氏和康熙是政治联姻,两人在一起只生活了10年,但是他们的感情却十分深厚。赫舍里氏去世后,康熙难掩悲痛,将对妻子的思念全部寄托在嫡次子胤礽的身上。

在赫舍里氏一周年祭之后,康熙征得孝庄太皇太后的同意决定打破祖制立胤礽为皇太子,并且在早夭的承祜生日这天为胤礽举行册封大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胤礽能在一岁半的时候成为皇太子,得益于其生母和哥哥的早逝。

然而这位从一出生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太子,最后并没能继承皇位,而是被雍正给截胡了。在胤礽51年的人生中,他做了36年的皇太子,期间历经两立两废。那么,胤礽到底做错了什么让康熙剥夺了他继承皇位的资格?

重登储君之位的胤礽势力已经大不如从前,而随着其他皇子被晋封为亲王、郡王、贝子或贝勒,他们中有些人的权势已经超过了太子党。康熙本意是想通过晋封诸子达到一种平衡,但实际上却是加剧了太子和诸子之间的矛盾。

康熙五十年,康熙再次疯狂打压太子党,官方理由是因为太子胤礽在暗中谋划让康熙早点让位。这是康熙最忌讳的事,他指责依附太子的人吃里扒外,再次动了废黜胤礽的念头。不过这一次,胤礽再无翻身的可能。

于是在康熙五十一年九月三十日,仅仅复立三年的胤礽再次被废,后来朝中不断有人请旨让胤礽复位,但是康熙至死也没有答应,最终将皇位传给了四阿哥胤禛。康熙去世两年后,胤礽也郁郁而终,终年51岁,雍正追封其位和硕理亲王。

胤礽两立两废,康熙也难辞其咎

从《清史稿》记载来看,康熙两次废黜胤礽都是因为怒其不争,但话又说回来,身为父皇的康熙就真的没有一点错吗?

胤礽并非平庸之辈,他文武兼备,数次监国都卓有成效,非常有明君的潜质。所以最初康熙对胤礽十分溺爱,当索额图提出“皇太子服御俱用黄色,仪仗俱同皇帝”的时候,康熙默许了;为了给胤礽立威,康熙规定百官每年三大节要对皇太子行二拜六叩的大礼;当胤礽横行霸道鞭挞王公大臣的时候,康熙反而责怪侍从带坏了他。在康熙的纵容之下,胤礽的性情后来慢慢发生了变化,变得残暴不仁。

在小编看来,将胤礽推向深渊的正是一直溺爱他的父皇。身为储君,胤礽身边自然少不了拥护者,但是当他羽翼日趋丰满的时候,康熙又害怕了,他担心太子党会威胁到自己的皇权。

于是康熙就试图通过册封其他的儿子,来削弱胤礽的势力。可是当皇子们自己有权有势之后,也纷纷打起储君之位的主意,他们将胤礽视为死敌,总想着除之而后快。结果皇上和储君之间的矛盾还没解决,诸子和太子之间的矛盾又严重了。

在这种双重矛盾之下,胤礽两度被废黜是必然的。如此一来,胤礽就成了清朝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被公开册立为皇太子的人。有了这个前车之签,雍正首开“秘密建储制”先河,不过大清最后两代皇帝都是由慈禧一手指定的。

昆明国旅

昆明国旅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