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宏是如何治理北魏的他定了哪些规矩
拓跋宏是如何治理北魏的?他定了哪些规矩?
我们之前讲过,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在生下这个长子之后,得到了亲政的机会。按照子贵母死的规矩,孝文帝的生母在他被立为太子时,不得不自杀,因此,孝文帝是由祖母冯太后抚养长大的。
自古以来,游牧民族虽然战斗力很强,但是打家劫舍还可以,想要治理天下,靠马背上那一套是不行的。强如蒙古,最终统治了也不到100年;后来的清朝,则很好地完成了汉化,才统治了二百多年。拓跋宏知道,北魏想要长期统治中原,必须要实行汉化,利用汉民族的文化和智慧来治理天下。
为此,拓跋宏不仅重用汉官,而且大规模效仿汉民族礼节,恢复了很多汉族朝廷的很多规定。而且,为了实现完全的汉化,拓跋宏决定:改姓!
这个决策,可以说是非常惊人了,可见拓跋宏具有极大的魄力。即使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哪怕改个名,都是不太常见的事情,更不用说改姓了。为了实现汉化,拓跋宏坚定不移地作出了这个惊人的决定。在皇帝的带领下,鲜卑的复姓都改成了单音的汉姓。以拓跋为例,改为元,从此北魏皇室都姓元,拓跋宏也改为了元宏。独孤改为了刘、贺楼改姓贺……
更有魄力的是,元宏不仅把姓改了,连国都也要改。原本当时的国都是平城,也就是现在陕西省大同市。但是,元宏认为平城偏北,不利于统御天下,于是,他力排众议,顶住了许多鲜卑贵族的压力,将国都迁到了洛阳。
可以说,元宏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具有魄力的改革家,他的改革给北魏带来了命运的转变。短期来看,元宏的改革大大提升的北魏的国力,也缓解了鲜卑族和汉族的民族矛盾,可以说是极有成效。可是,在这些辉煌成果的背后,也酝酿着北魏的一场大祸。就像是光和影子的关系一样,光越强的地方,势必会产生一片更暗的阴影。
- 上一篇:为什么说苏轼是政治上的弃儿
- 下一篇:西汉建立时为什么会有酷吏的出现西汉的酷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