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秦赵邯郸之战赵国是怎么逆风翻盘的
揭秘秦赵邯郸之战,赵国是怎么逆风翻盘的?
长平之战后,白起计划乘胜进攻邯郸,趁赵国被全歼四十五万大军,举国哀痛恐惧,无力应战的机会,一举击破赵国。
但是时任秦相的范雎,担心白起功劳太大,自己在秦国失去地位,于是开始给白起使绊子。唆使秦昭王接受赵国的求和条件,割让六座城池,罢战言和。
这时他带来的门客毛遂看不下去了,拔出配剑,指着楚王说,楚国五千里土地,带甲百万之众,被白起欺负到家里,丢失了鄢郢,夷陵先王陵寝被烧,这是奇耻大辱。现在和赵国一起对抗秦国,是为楚国报仇,不是为了赵国。
楚王一听羞愧难当,同意派兵支援赵国,与平原君歃血为盟,派出十万大军,由春申君黄歇率领,开赴赵国,共同对抗秦军。
赵国的使者到达魏国后,魏王派遣晋鄙率军十万,支援赵国。这时魏王听到秦昭王威胁说,谁敢救援赵国,此战结束后就先打谁,魏王被吓住了。
命令晋鄙驻军邺城观望,这时信陵君不干了,担心自己的姐姐的安危,通过魏王宠妃的帮助窃得兵符。带领力士朱亥来到军中,击杀晋鄙,挑选八万精锐魏军前往救援赵国。
联军大破秦军,收复大片失地
公元前257年十二月,楚、魏援军先后到达邯郸,对秦军发起攻击。赵军看到援军到达后,也对秦军发动反击。
平原君赵胜为了配合联军作战,挑选三千死士,由李同率领,猛攻秦军主力,击退秦军三十余里,李同奋战而死。经此一击,赵军与楚、魏援军得以会合,秦军败退至河东郡,邯郸之围解除。
在秦军败退的过程中,郑安平率领的两万秦军,因未能及时跟随主力撤退,被联军团团包围,无法突围,郑安平向赵国投降。
秦军退至河东后,又被楚、魏联军追击大败。此时韩国也加入合纵攻秦,赵、魏、楚、韩四国联军乘势扩大战果,先后收复魏之河东郡以及安阳、汾城,赵之太原郡以及皮牢、武安,韩之上党郡以及汝南。秦军此前十余年辛苦攻占的土地,再度吐了出去。
秦军损兵二十多万,合纵联盟第一次大胜
此次邯郸之战,秦军前后损失超过二十二万,极大地提升六国的抗秦士气。自从乐毅伐齐以后,六国就失去了抗秦的斗志。
虽然赵国一直未对秦国妥协,但是面对秦国的进攻也是屡屡失地。此战一举歼灭秦军二十余万兵力,六国再一次看到生存的机会。
其实此战是一次典型的合纵抗秦的战例,与第二次函谷关之战不同,此战是弱国联合抗秦的典范。从此战可以看出,六国合纵,要想打败秦国,就必须有一个挺得起的腰杆,扛得住秦军的压力,援军从侧翼击破,完全可以遏制秦国的发展。
在战国时期,能够肩负起这一重任的国家,没几个,也就赵国可以,以魏、韩这种软骨头国家为合纵的核心,完全就是自取其辱,公孙衍如果看到此战的结果,应该能受到点启发。
邯郸之战后,秦国看到想依靠强大的兵力灭亡六国的可能性基本不大。于是再度启用外交方式,对六国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