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为什么发动襄樊之战对蜀汉产生了哪些影
关羽为什么发动襄樊之战?对蜀汉产生了哪些影响?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以忠义见称于后世。关羽去世后,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朝雍正时期,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地位等同。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名列“五虎上将”之首,使用青龙偃月刀。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之战爆发,这一战是蜀汉国运的转折点,原本威震华夏的关羽,在此战中虎头蛇尾,不仅没能拿下襄樊,反而丢失了蜀汉在荆州所有的根据地,还赔上了自己的性命,蜀汉也因为此战让蒸蒸日上的国运开始转入衰弱。
在冷兵器时代,一场战争发动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而战争又是政治的延续,想要说清楚襄樊之战,就得从汉中之战说起。
从赤壁之战后,蜀汉政权开始发展壮大,孙权与刘备的联军击退了曹操的军队,三家瓜分了原本属于刘表的荆州,刘备在战后拿下了荆南四郡,向孙权借来了南郡,然后又发动了益州之战,夺取了刘璋的益州。
不管走哪条路,里程都有200多公里,事实上关羽两条路都走了,关羽北进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双方会不断发生战争,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曹仁会在218年讨伐关羽,但是关羽直到219年7月才打到了襄阳与樊城,这才是襄樊之战的真正开始,而在此之前,关羽有一年多的时间都在不断地北进。
而218年正是刘备在汉中之战时最艰难的时刻,所以并不排队刘备在218年就命令关羽北伐襄樊,希望借此来减轻自己在汉中战场上的压力,毕竟双方实力不对等,只能靠这种方法来不断消耗曹魏的实力,这也是关羽北伐的一个原因。
由此可看出,关羽北伐确定是刘备命令的,但是,关羽作为有假节钺权力的将领,有权决定战争是否扩大,合起来就是:刘备命令关羽发动北伐襄樊的战争,结果关羽擅自扩大了战争规模,把整个荆州的军队全部压上,最终导致了国运的衰弱,这是刘备集团战略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