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背后隐藏哪些秘密
阿房宫背后隐藏哪些秘密?
导读:阿房宫最初由秦始皇所建,然后历代流传。这座绝美的宫殿,承载了项羽二千多年的悲伤,以及文人墨客说不尽的激情与梦想。如今,考古学家终于找到了它的确切位置,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关于这座宫殿还有很多没有解开的秘密。
阿房宫的历史由来
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阿房宫建于二千多年前的秦代。秦始皇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每征服一国,就绘制该国宫室图,在秦国都城咸阳的渭水南岸仿造宫殿,称“六国宫殿”。相传当时共有宫室145种,着名的有信宫、甘泉宫、兴乐宫、长杨宫等宫殿。想当年,咸阳宫可谓殿宇林立,楼阁相属,曲廊幽径,花香景深。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征发刑徒七十余万人伐运四川、湖北等地的木材,开凿北山的石料,在渭河南上林苑中开始兴建更大规模的宫殿———朝宫。
网络配图
赵志君首先把土壤颗粒完全分散开,然后配制一些重液,通过浮选的方法把土壤中不同比重的物质分离出来,轻的物体就会浮到液体的表面,而重的物质就沉到底层。炭化的木屑比重非常小,如果阿房宫真的经历过大火,那么土壤里包含的所有炭化木屑都会漂浮起来。
他说,若某个地方曾经发生过焚烧的事件,那么其地层土壤中所包含炭化物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我们把这些颗粒制成一个显微晶片,就能看到成千上万个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炭化木屑,但是从采自阿房宫的土样来看,没有发现这个现象,顶多只能看到二三十个炭化木屑的个体。赵志君的显微镜解开了一个谜团,那就是项羽并没有火烧阿房宫。
从考古的角度来看,阿房宫永远留在了秦始皇的梦幻之中。这座传说中的宫殿并没有被项羽焚毁。因为它从来就没有建成过。而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的阿房宫大火也是杜撰出来的。夯土台基和三面墙的遗迹,就是如今阿房宫仅存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