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腊八蒜泡腊八蒜用什么醋好吃
泡腊八蒜(泡腊八蒜用什么醋好吃)
正宗腊八蒜的腌制方法
正宗腊八蒜的腌制方法:泡腊八蒜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大蒜适量、米醋1瓶、白糖1-2勺腊八蒜的做法:1.我用的紫皮大蒜,扒干净蒜皮,坏的或者是有疤的蒜瓣不要哈扒完的蒜干干净净也可以不用洗,如果洗的话,一定要晾干水分。2.切去根部,这样可以加快蒜变绿的速度3.用一个无水无油干净的带盖瓶子,把蒜装入瓶中,加入两勺白糖,倒入米醋没过蒜,拧紧盖子4.腌制腊八蒜温度不宜过高,白天放在温暖阳光处,晚上取回放入冷藏,可以用这种冷暖交替的方法使蒜变绿的更快,这是第一天,根部已经有微微的变色了.5.第二天6.第三天7.第四天,通体碧绿,爽口解腻8.一周左右,基本全部变绿,可以放入冷藏室储存,随吃随拿9.通体碧绿,爽口解腻腊八蒜通常是指用醋腌制的蒜,成品颜色翠绿,口味偏酸甜、微辣。因多在腊月初八进行腌制,故称“腊八蒜”。大蒜具有杀菌消炎、预防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抗疲劳、健脑益智等多种功效。腊八蒜虽然在味道和颜色上有了改变,但并没有改变大蒜的成分和功效。腊八蒜比普通大蒜的抗氧化活性更高,抗衰老作用更大。
喝腊八粥、泡腊八蒜……腊八节的打开方式有哪些?
刚好看到一篇关于腊八起源的文章,搬运一下:
原文链接:
今天是腊八节。
腊八节的,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佛教的说法,一种是真实的说法。
佛教的说法是,释迦牟尼出家以后,为了获得解脱,开始了苦行。所谓苦行,就是用各种方法折磨自己。比如睡在荆棘丛中,比如不吃饭只吃草根,比如举起一只手永远不放下,比如用针不停地扎自己的皮肤,等等等等。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呢?道理和中国的孟子说的有点近似,就是你只有苦其心志,饿其体肤,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样才能增加能力,达到解脱。
释迦牟尼苦行非常认真,他来到雪山里,每天只吃一麻一麦,受尽了各种的折磨,所以骨瘦如柴,饿得前胸贴后背,但是苦行了六年,仍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脱。
他感觉这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于是六年之后,他放弃了苦行。从深山老林里走出来,想找点吃的。这时候,一个牧羊女看到了他,面黄肌瘦,饿得和骷髅一样,太可怜了,于是就把自己带的一盆乳粥,就是牛奶加杂粮煮的粥,送给释迦牟尼吃了。释迦牟尼吃饱了之后,坐到一颗菩提树下,继续思考,结果顿悟了,成了佛,实现了圆满的人生。这一天就叫“成道日”或者“成佛日”。
中国佛教传统认为,释迦牟尼是在农历十二月八日这一天成佛的,所以以后每逢这一天都要用各种杂粮煮成乳粥,以纪念牧羊女对释迎牟尼的供养。这就是中国佛教关于“腊八粥”和腊八节由来的说法。
这个起源说是不靠谱的。
为什么呢?首先,印度人的历史时间观念很差,没有中国二十四史这样系统的史书,所以印度的历史远没有中国记载得这样清楚。释迦牟尼到底出生在哪一年,到今天仍然没有定论。释迦牟尼的出生年份,一共有60多种说法,学者们认同度比较高的,是公元前483年说。所以原始佛典其实没有佛陀成道日的具体记载。
其次,佛教各派关于成道日的说法各不相同。佛陀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成佛的说法是中国汉传佛教创造的。
我们知道,南传佛教,也叫小乘佛教,是佛教中最为古老的一支,它认为佛陀解脱成佛也就是“成道”是在印度梵历二月,相当中国农历二月中至三月中,公历4、5月间。
所以今天世界上有一个“世界佛陀日”,在缅甸召开的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第三次大会规定的,就是佛陀的成道之日,时间定在公历4、5月间的月圆日。又叫“吠舍佉节”。这个日子本来在斯里兰卡和东南亚流行佛教的国家都是传统的国家节日。
而在藏传佛教中,佛陀的成佛日则是藏历四月十五日。
中国汉传佛教对佛陀成道日原本也存在好几种说法,如二月初八、三月初八、三月十五等。
那么中国佛教为什么后来说佛陀成道日是十二月八日呢?佛经中原来确实说十二月八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释迦牟尼降伏外道六师的日子,并不是成佛的日子。
什么叫外道六师呢?就是不信佛教的六个高人。释迦牟尼把他们降伏之后,他们认为自己得到了真理,很高兴,说,你用真理之水洗涤了我们的心灵,我们请你洗澡吧!所以十二月八日一开始本来是浴佛日,人们在这一天洗澡,据说可以洗去罪孽。
到了南北朝时期,僧人们把十二月初八传说成佛陀成道日。
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在十二月,原本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叫腊日,也就是腊祭之日,是在腊月祭祀神灵和祖先的日子。这个节日在唐朝以前,是十分重要的,家家都过。不过那时候呢,这个腊祭要祭祀好多神灵,一祭就是好几天。很多地方在十二月初八这一天祭祀灶神。《荆楚岁时记》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其日,并以豚酒祭灶神。”
南北朝时期,佛教对中国人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僧人为了争取信众,就开始把佛陀成佛这一天也定到十二月初八了。
南北朝高僧慧思写的《立誓愿文》中就明确说:释迦牟尼“是腊月月八日得成道”。这是十二月初八被定为佛陀成道日的最早的记载。各个寺庙在这一天熬制八宝粥,分发给信徒,以扩大佛教的影响。
于是从南北朝后期开始,中国人就把所谓佛陀的成佛日和传统的腊祭之日结合起来,形成了腊八节。传统的腊祭,就分化成了两个节日,一个是腊八节,一个是腊月二十三的小年。
所以,如果你不是俯佛教徒,爱怎么过怎么过。
泡腊八蒜的小技巧,酸辣爽脆,绿如翡翠,好吃不烧心,3点是关键
腊八蒜不变绿?分享3个小技巧,酸辣爽脆,绿如翡翠,味浓不烧心
还有半个月就是腊八节了,在民间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传统习俗就是泡制腊八蒜。腊八蒜吃起来酸辣爽脆,破五搭配饺子一起吃。
除了直接吃,腊八蒜还可以炒着吃,比如炒藕片、炒猪肝等,取其酸辣之味。
泡好的腊八蒜,除了破五吃,平时也可以吃,可以说是吃面、吃火锅的最佳搭档,极大地提升了口感,没有生蒜那么辣了。泡腊八蒜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把蒜瓣泡在醋里,可很多人都失败了,蒜瓣怎么都不变绿,都是没掌握正确的方法。
大多数人以为,把蒜瓣剥好后装进瓶子里,再倒进一些醋,放在一个地方等待一段时间,它慢慢就会变绿,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想让腊八蒜变绿,都是有技巧的。
如果蒜瓣不变绿,就是一瓶普通的醋泡蒜了,不能称为腊八蒜。蒜瓣的味道辛辣,直接用醋泡的话口感很辣,和吃生蒜差不多,有点烧心。
看似简单的泡腊八蒜也并不简单,大蒜属于一种刺激性食物,在泡之前要处理一下才行。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泡腊八蒜的小技巧,快学起来吧。
【泡腊八蒜的小技巧】
1、要用紫皮蒜,蒜瓣剥皮后要把两头切掉,让醋快速渗入内部,才能快速变绿,也更加入味,能去除辛辣味,就不会烧心了。
2、要用米醋,米醋的颜色浅,味道酸香,不会影响蒜瓣的颜色。如果用陈醋、香醋、熏醋等,颜色都比较黑,蒜瓣就难以变绿了,还会影响蒜瓣的味道。米醋不要煮,煮了酸香味就流失了,直接倒进大蒜里就行了。
3、要冷热交替,白天给它晒一晒,晚上给它冰一冰,这样才能快速变绿。
下面一起看看具体的做法吧。
【泡腊八蒜】
准备紫皮蒜、米醋、玻璃瓶。(传统的腊八蒜都是用醋泡的,味道酸辣,如果觉得味道太冲,可以加点冰糖或白糖,味道会缓和很多)
1、准备几个带盖的玻璃瓶,一定要用玻璃容器,因为醋是酸性的,会和金属、塑料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陶瓷容器也可以,但不便于观察,玻璃瓶是最合适的。放进开水中煮5分钟,捞出沥干水分。
2、准备一些紫皮蒜,紫皮蒜的营养价值比白皮蒜更高。
紫皮蒜剥掉外皮,不用清洗,千万不要沾水,不然容易坏掉。用干净的菜刀把蒜瓣的两头都切掉一小节,装进晾干的玻璃瓶中。
3、我喜欢原味的腊八蒜,怕酸怕辣的话就加适量的冰糖。准备一些米醋,很多人会把醋先煮一下,这是不对的,醋的酸味和香味都煮没了,泡出来就不好吃了。
4、把米醋直接倒进玻璃瓶里,至少要没过大蒜2厘米,加了冰糖也要比冰糖高出2厘米,当然直接灌满也可以,然后盖紧盖子。
5、白天把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但不能阳光直射,会让生成的色素快速分解。晚上放进冰箱里冷藏,1天后就开始变绿,重复一周时间,所有的蒜瓣都变成了碧绿色,腊八蒜就泡制成功了。
方法很简单吧。只要记住上面说的3个技巧,就能轻松泡出绿如翡翠的腊八蒜了。觉得我的文章不错,请给我点赞、评论、转发、收藏、关注,下次见。
今天腊八,你腌腊八蒜了吗
文|三号老钮
“这个蒜是不是坏了,怎么是绿的?”
今天是腊八,每到腊八,我都会想起自己第一次做腊八蒜发生的事。
我小时候有一套连环画,讲的是“年”的故事,里面提到一些与过年有关的习俗,其中也有腊八习俗。
其他我都不记得了,只记得腊八粥,连环画里没有说腊八粥的做法,我看故事里的人都很喜欢喝腊八粥,心想那一定会很好喝,就让老妈做腊八粥。
老妈说,咱们家平时喝的就是腊八粥。我不相信,老妈说,腊八那一天喝的粥就是腊八粥。
我根本不知道腊八是哪一天,也实在缺乏探究精神,没想起来问问老妈腊八是哪一天。既然老妈说腊八那天喝的粥就是腊八粥,那就是吧。
我们家对传统习俗不是很重视,可能主要原因在于老爸。我家老爸视这些为洪水猛兽,认为它们都是封建迷信,什么不能扫地,什么年年有鱼,什么迎财神,都是胡扯。
“那都是些什么糟粕,有什么用,能让我们家有钱吗。”老爸愤愤地说。
老爸读过一些书,说出“糟粕”这个词来把我弄蒙了。那时我还小,根本不懂得“糟粕”是什么意思,不过既然有“糟”这个字,应该不是指好的方面。我虽然不懂词语的意思,却觉得老爸形象很高大,竟然懂得这么难的词语。
我想,老爸说得对,老妈每年过年都迎财神,不扫地,不倒垃圾,家里还是没钱,我还是没有好看的衣服穿。那些都是没用的东西,只有能吃饱饭才是真的。
我们家逢年过节只有很简单的仪式,年三十吃一顿年夜饭,除夕夜放一挂鞭炮大年初一吃一顿饺子,端午节吃半个月粽子,中秋节吃几个月饼,其他就什么都没有了。
后来我想,我们家年节过得都很简单主要还是因为没钱,不管什么传统习俗,就是放鞭炮也得花钱吧,有的人家从初一一直放到十五,我们家就三十夜里放一挂,再多就没有了,还不是因为没钱。
我们家条件稍微好一些之后,老爸的做法就变了。
我现在过年喜欢在家里挂红彤彤的灯笼,就是受到老爸的影响。那年过年,老爸破天荒地买了红灯笼回家,我印象格外深刻。
那是我高中时,我哥谈了女朋友,老爸老妈摆了一个杂货摊,家里的条件稍微好了一些。过年前,老爸老妈去办年货,回家时天已经黑了。老爸满面笑容地拿出两个大红灯笼挂在门前,说要过年了,挂两个灯笼,显得喜庆。
灯笼的红光映照在老爸的脸上,老爸一贯沉着的脸带着生动的笑,让我记住了那个春节和红灯笼。
我们家对传统习俗不是很了解,很多习俗都是我参加工作之后才知道的。我工作后接触的人多了,知道的也多了,才知道很多我们家从来没有的习俗,比如清明吃青团,冬至吃饺子。
我后来才知道腊八那天要吃腊八粥,不是腊八那天喝的粥都是腊八粥(我小时候真是被老妈忽悠惨了)。腊八是农历腊月初八,腊月就是农历的十二月(谢天谢地,我终于知道腊八是哪一天了)。
腊八粥是用八种食物熬煮成,有糯米、红枣、莲子之类,各地具体做法并不完全相同。
我每一次都是家里找到哪些食物就放哪些食物,不管是什么米什么豆。反正家里糯米、黑米、红枣、红豆之类都是常备的,煮粥时抓一把放进去就行,太方便了。
腊八那天还要腌制腊八蒜。把蒜头剥皮放进干净的容器里,倒进醋浸泡,放在阴凉的地方,过了二十多天,蒜就会变成碧绿色,那就是腊八蒜了。
我第一次听说腊八蒜,是在前几年跟同学聊天时,小敏说的。那天已经过了腊八,小敏说她做了腊八蒜。
我以前只吃过老爸做的糖醋蒜,酸酸甜甜,没有什么大蒜的味道,我很喜欢吃。我一听小敏说腊八蒜,就问她腊八蒜是什么。小敏说腊八蒜就是用醋的蒜。我很感兴趣,决定自己也做一点,不就是用醋泡蒜嘛,简单。
我立刻买了大蒜,剥皮放进玻璃瓶里,再倒进醋。我几乎每天都要去看看我的腊八蒜,不知道它们怎么样了。
虽然我是已经过了腊八才腌的腊八蒜,过年时它们还是变成了可爱的碧绿色。
我要把这喜悦与家人分享,就把腊八蒜带去给老妈,老妈看到腊八蒜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坏了。家里其他人也都认为腊八蒜是坏了,后来知道了腊八蒜就是绿色的,可还是没有人吃,因为他们认为腊八蒜看着有点吓人。最后是我一个人吃完了一个玻璃瓶的腊八蒜。
自从上次腌过腊八蒜之后,我已经好几年没有再腌腊八蒜了。家里人都认为腊八蒜是坏了,不然怎么会发绿,他们不敢吃,我又解释不清为什么腊八蒜会变绿。你们想想看,自己满心期待做出来的东西想要与家人分享,却根本没有人能够接受,怎么还会有做下去的动力呢。
今天又是腊八,我想,我还是要做腊八蒜,不管别人是不是喜欢,只要我自己喜欢吃就行。我不是为任何人做,我是为我自己做。
我今天要上一天班,没有时间去买大蒜,就跟老公说,买点大蒜回家,我要腌腊八蒜。
老公说腌的腊八蒜只有我一个人吃,干脆少买点大蒜吧。
等我下班回家,老公已经把大蒜剥好。我把大蒜放进玻璃瓶,倒进醋,放在北边窗台上,就等着它慢慢变化吧。
期待吃到腊八蒜的那一天。
齐帆齐2021年度9月品牌营第119篇,1894字,累计字。
主题打卡:腊八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