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公大红袍全传第五十八回继盛劾奸矫诏设祸
海公大红袍全传第五十八回:继盛劾奸矫诏设祸
《海公大红袍全传》,清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六十回。题“晋人义斋李春芳编次”。此系假托,实为清人撰,未详姓氏。成书于清嘉庆年间。描写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海瑞一生的遭际,刻画了一个忠于职守、无私无畏、敢于锄强诛暴、关心百姓疾苦、清廉耿介的清官形象。全书除个别情节有一定史料依据外,绝大部分故事都是以传说较闻教演而成的,不能视之为海瑞的文学传记。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五十八回 继盛劾奸矫诏设祸
却说海瑞领了圣旨,即日携了眷属,到南京赴任而去,按下不表。
再说那严嵩等看见海瑞不在朝中,越加横暴。此时严世蕃亦已回京,仍复旧职。惟王惇一人不与相济,其余一党奸贼,把个朝廷弄得不成体统。严嵩等又在辽东开了马市,使夷、汉互相贸易,多官不敢谏阻。又效王安石青苗钱之法。青苗钱者,以时届青黄不接之际,农夫正值拮据,必为钱粮追呼,所以将钱借与百姓纳粮,候其禾稻成熟之时,倍利偿还。此法王安石行之,而民滋扰,几不聊生。今嵩复行之,而民益敝。又将北直一带关隘之兵将卸去,其地贴近北番,朝廷关隘被胡人占着,不计其数。边报日急,而嵩不肯发兵相援。或谓之曰:“今边境是被诸胡侵掠,而守将被围甚急,朝廷不发兵往救,岂不误事?”嵩曰:“不然,若一关将失,有人去救,以后都望人救。”
故此专意不肯发兵,致北直一带关隘,俱被胡人侵占。
时有兵科给事中杨继盛,恨嵩误国,连夜修了本章,数嵩十罪。本将修起,继盛正欲缮完,忽见灯烛风摇,火光顿灭,十指疼痛。又闻鬼泣之声,自窗而入,黑暗之中,见其先人立于灯下,以手指其奏稿,又摇手再三。一阵阴风,倏然不见。
月前蒙各衙大人叫去,认识宝物,所以略知一二。今见了大老爷这一只杯儿,不免失口称好,果然稀世之珍也。”怀古道:“你既认得,此杯何名呢?”汤忠道:“这是‘温凉宝玉杯”又名‘一捧雪”原是隋朝之物。炀帝在江都陆地行舟,有余氏进的二只杯,亦名‘余杯’,本是一双。只因炀帝在龙舟之上,与萧后饮醉,彼此把杯,偶然失手,碎了一只。其杯斟酒在内,杯却随酒之色,温凉有度,此乃罕有之物也。”怀古道:“你果然说得不差,此杯乃先人所遗,只有佳客前来,我亦未尝露白,今你见之,亦云幸矣。”汤忠道:“小的这双眼睛看的也不少,只是未曾见此。”
说罢,随到上房裱褙。恰好雪娘在内,被汤忠看见,不觉魂飞天外,魄散九霄。一面做活,一边偷眼看雪娘,目不转睛的,只管呆看。谁知里面雪娘未曾得知,所以任他偷看一饱。
这汤裱褙暗思道:“天下间哪有这样绝色的妇人?我老汤若得与她一沾兰蕙之气,胜做二品京堂了!”一肚子的胡思乱想,故意慢慢的裱糊至晚工竣,方才出来。
回到铺中,呆呆的坐着,连饭也不去吃,即便上床睡下。
这一晚哪里睡得着,一味的思想计策。忽然想出一条毒计来,拍掌笑道:“是了,是了!”
次日来到世蕃府中,特请世蕃安。原来这汤忠每常到严府认识宝玩惯的,世蕃因此也亦喜他。当下汤忠见了世蕃,世蕃问道:“这几日可有什么好玩器否?”汤忠道:“没有什么好的,只因昨日偶到新任光禄署中,见这位莫老爷手弄一只‘温凉一捧雪玉杯”真是稀世之宝。”遂将此杯始末,备细对世蕃说知一遍。世蕃道:“这也容易,明日我到他那里,与他买了就是。”汤忠道:“这恐不易,那莫老爷是个古板人,他曾说过,虽有佳客,不轻露白的,只怕他不肯呢。”世蓄道:“你可先到他家说知,若是不允,再作理会。”
汤忠领会,急急来到莫府,以世蕃之意对怀古说明。怀古道:“此是先人之遗宝,哪肯轻易与人?这却使不得的!”汤忠道:“不然。今日之势论之,莫说小人得罪老爷,自不能与老爷相抗,老爷亦不能与严府相抗。莫若舍此杯以博严府之欢如何?”怀古道:“此却不能,情愿弃官不做。”汤忠道:“如今老爷可连夜另找白玉,并工做成照样一只送去就是了。”怀古道:“只恐怕露出马脚来,反为不美。”汤忠道:“不妨的,老爷送杯前去,严府必唤小的去认,那时小的就说原物便了。”怀古道:“就烦善为我致意,容后日装璜送去就是。容当厚报。”
汤忠道:“这个算什么?不过要老爷好结识,解仇怨,小的何敢望报?”
汤忠告辞去了,怀古即刻选了一块雪白羊脂美玉,唤了精工巧匠,日夕并工,赶造起来。正是:不忍丢遗物,甘教弃此官。
毕竟怀古做伪杯送去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