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馨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粗柱杜鹃

大清最悲惨同治皇帝竟然死于梅毒尸骨被毁

发表于:2023-12-19 11:39:35 来源:宏馨资讯

大清最悲惨同治皇帝:竟然死于梅毒尸骨被毁

咸丰帝热河驾崩后,由他当时唯一的一个年仅6岁的儿子载淳继承大位,年号同治,第二年(1862年)为同治元年。

同治即位后,尊封咸丰帝的皇后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徽号“慈安”;尊封自己的生母、贵妃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由于慈安居于东宫,慈禧居西宫,历史上又将其称为东、西太后。

按照清朝祖制,历代皇帝都是登基后即选陵址、建陵寝,同治登基自然不能例外。但令人费解的怪异事情又出来了,同治当了十几年的皇帝,两宫太后却一直不开口提修建陵寝一事。太后没有恩准,作为傀儡皇帝的同治自然不敢吭声。

网络配图

同治十三年(1875年)十二月初五日酉刻,同治因染上梅毒而撒手人寰,年仅19岁。

同治驾崩后,由于无嗣继位,便由慈禧做主,将慈禧胞妹的儿子、同治的堂弟兼表弟、年仅3岁半的载接入宫中,并很快让其继承大位,年号光绪,第二年(1876年)改元光绪。

同治帝到底是不是死于梅毒?同治御医的后人和专家的观点并不一致。

民间长期以来一直流传着同治帝死于梅毒的种种故事。着名历史学家萧一山在他1923年所着的《清代通史》里,也再三强调了同治帝就是死于梅毒。另外,同治皇帝主治御医李德立的两位曾孙李镇和李志绥分别撰文称,祖上口传秘闻,同治帝死于梅毒。

网络配图

沈渭滨说,根据《翁同龢日记》所记,同治帝确实是得了天花,导致毒热内陷,最终“走马牙疳”而死。(走马牙疳,是一种较危重的急性口腔病,因发病急骤,故名走马。)沈渭滨说,从《翁同龢日记》的记载来看,确实有些症状与梅毒类似,而且翁同龢几次探听病情,得到御医的回复都透露出若干当天脉案中未曾明言的症状。这不能不让人怀疑,脉案似乎有所隐瞒。同时也说明单从药方是看不出来皇帝有没有染上梅毒的。翁同龢是否碍于君臣名分,也有故意隐晦或者不能明说之苦?

化工管理官网

造纸装备及材料官网

体育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