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镇守云南300年的沐氏一族是怎么衰落的
曾镇守云南300年的沐氏一族是怎么衰落的?
提起沐王府,大家都会想到《鹿鼎记》上的沐王府。其实,在那个时候,沐王府早已经不复存在,只是民间依旧怀念沐王府,流传着关于沐王府的传说。
众所周知,沐王府是明朝唯一一个世代不被削藩的王朝,从明朝建立到明朝覆灭,沐王府从未被削藩。可以说,从沐王府出现到消失,它几乎一直处于鼎盛的状态。
最终,沐王府被吴三桂占领,并且改名为平西王府。就此,也意味着统治云南将近三百年的沐王府一去不复返。
然而,沐王府从1383年,西平侯沐英镇守云南,到1647年,孙可望、李定国等率大西军余部入滇的两百多年间,沐氏家族十二世十六人,袭封黔国公、云南总兵官,掌握着云南的军政大权。
那么,为何如此强大的沐王府会逐渐走向衰落呢?
其实,与古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地方政权发展的弊端有着不可分割的原因。
三、沐王府走向衰落的原因
(1)明朝逐渐的落寞
可以说,沐王府的兴衰和明朝始终相辅相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已经由盛转衰,但在此时,明朝还有强大帝国的躯壳,其本质的贫弱尚未展现出来。
然而,等到明朝后期,之前所有的弊端纷纷呈现出来。当时难以解决的土地兼并问题,和各地源源不断的农民起义,始终困扰着历代皇帝。而沐王府作为镇守边疆要塞的王朝代言人,因为明朝的落寞,其声名地位自然也受到损失。
(2)天下大势所趋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此时各地起义军的数量不比元朝末年少。尤其是崇祯皇帝统治末年,堪称古代王朝最为动乱的一个时期。当时关内起义军已经让明朝无能为力,加上关外随时准备席卷天下的清兵,使得明朝迎来了覆灭。
随着朱由检吊死煤山,也意味着明朝覆灭,此时的沐王府想要报仇雪恨,但天下大势的发展,已经不是一个“小小的沐王府”可以改变的。最终,就连曾经盛极一时的沐王府也未能改变覆灭的命运。
(3)存在着信任危机
在明朝初期的几位皇帝,对于西南边陲的沐王府可谓是非常信任。毫不夸张的说,当时中原王朝对于沐王府的信任,深知超过朱姓王爷。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随着明朝皇帝的更替,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
到了明朝后期,云南沐王府所拥有的自治权力下降,并且时刻受制于中央政权。当时明朝中央高调宣布地方和中央政令一统,但其实已经存在信任危机,对沐王府产生一定的怀疑。
通过沐王府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一部精彩的消亡史。在古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任何一个王朝都不可能千秋万代。就连盛极一时的王朝最终也会消亡,更别说位于西南边陲的沐王府。
其实,沐王府从出现的时候开始,它的的命运早已经和大明王朝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明朝的兴盛和覆灭也就决定着沐王府的走向。所以,在明朝逐渐走向衰弱的同时,沐王府也在朝着最终灭亡迈进。从明朝灭亡的那一刻起,沐王府终究迎来自己的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