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馨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活塞泵

历史上药酒是什么起源发展过程怎么样

发表于:2023-12-19 11:23:57 来源:宏馨资讯

历史上药酒是什么起源?发展过程怎么样?

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酒是宴享活动、宗教仪式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古人对于情感的一种表达方法。无论是“借酒消愁愁更愁”;还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都是如此。

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酒,向来有“百药之长”的称号。由于酒具有行血脉、散寒气、通阳气的功效,因此在中国古代的医学发展史上,有“医”源于“酒”的说法,也就是医者酒也。

除此之外,汉字有义寄于形的特点。“医”的古代繁体“醫”由“医”、“殳”和“酉”组成。根据资料《说文解字》对“酉”的解释“八月黍成,可爲酎酒”。我们可以认为,在甲骨文时代,酒和医学已经有着不解之缘,甚至更加密切。

距离今天已经有接近两千年历史的《黄帝内经》就有“汤液醪醴论”的说法:“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以为备耳,邪气时至,服之万全”。在这里面的汤液,就是今天的汤药煎剂,而”醪醴“就是药酒的意思。明朝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曾经在《本草纲目》中盛赞:药酒是“天之美禄也”。

那么在中国古代,药酒的起源与发展是怎样的呢?

一、 甲骨文时期出现了最早的药酒“鬯其酒”

近代著名的考古学家罗振玉曾在《殷墟书契前论》记录,在我国古代的甲骨文里,就有“鬯其酒”的记录。汉代班固认为:“鬯者,以百草之香……合而酿之,成为鬯。”

“鬯”是甲骨文时代用于祭祀的一种酒,而“鬯其酒”极有可能是一种既可以用于祭祀,同时也可以用于医疗的药酒。同时这段资料表明,在殷商时期,古代人们已经知道了制造药酒的方法,并且这一时期的大夫将酒与药结合起来用于治疗病人。

到了明代,酿酒工艺得到发展和提高,药酒开始进入宫廷。当时明代建有御酒房,专造各种药酒,并且还成为宫廷御酒,比如“御制药酒五味汤、真珠红、长春酒等等。当时名噪金殿的“满殿香”,就有白术、白檀香、缩砂仁、藿香、甘草、木香、丁香等各种药物,合白面、糯米粉等酿制而成。

民间作坊也有不少药酒制作出售,如薏苡酒、羊羔酒等。包括普通百姓酿制的椒柘酒、菖蒲酒等等。

到了清朝,药酒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医学家又创造出了许多新的药酒配方。但是此时的药酒除了用于治疗疾病,更大的用处是用于养生保健。尤其是在宫廷里,具有补身益处的药酒需求量十分大,得到了空前的兴旺发展。

清朝皇帝经常饮用的一种药酒名为“松龄太平春酒”,这种药酒对老年人身体虚弱,睡眠不实以及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这款能够养生保健的药酒,在皇宫中十分流行,后来逐渐传播到民间,得到了广泛传播。

除了这款“松龄太平春酒”,还有一款“夜合枝酒”,也是清官御制之一大药酒。夜合枝即合欢树枝,酒之药物组成除了合欢枝外,还有柏枝、槐枝,桑枝、石榴枝、糯米、黑豆和细曲等,可治中风挛缩之症。

清朝中后期,药酒在宫廷亦或是民间都十分流行,无论是治疗疾病还是保健作用,我们都能够看到药酒的身影。

发展到宋明清时期,酿酒技术已经与当今无异,相比前代而言,酿酒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与提高,所以药酒的普及也就变得十分盛行。

当代化工研究杂志

知识经济

装饰装修天地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