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郑国为何会慢慢走向灭亡真相是
春秋战国时期,郑国为何会慢慢走向灭亡?真相是什么
郑国,周朝姬姓诸侯国,春秋时期第一个强势起来并称霸的诸侯。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春秋三小霸,指的是春秋初期最早称霸的三位霸主,由于其霸业不如春秋五霸,故被成为三小霸,他们分别是:郑庄公、齐僖公、楚武王。其中,就郑庄公来说,繻葛之战中郑国击败周、虢、卫、蔡、陈联军,前719年又击败宋、陈、蔡、卫、鲁等国联军,使得郑国空前强盛,就连当时的大国齐国也跟着郑国东征西讨,因此郑庄公被称为“郑庄小霸”。不过,对于在春秋初期率先崛起和称霸的郑国,却在之后逐渐衰落。公元前375年,也即战国初期,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正式消灭了郑国。那么,问题来了,郑国在春秋初期就已经是“小霸”了,为何到后来会逐渐衰落?
一
首先,郑国在春秋初期的崛起和“小霸”,固然和郑国的实力存在一定的关系。但是,这也和郑国紧紧抓住了春秋初期的历史机遇存在直接的关系。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也即西周灭亡后,郑国君主率先全力支持周平王即位。在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后,郑国自然获得了非常大的封赏,并且借着周王室的支持或者说是默认,陆续消灭了多个诸侯国,比如郐国(今河南新密)、东虢国(今河南荥阳)、鄢国(今河南鄢陵)、胡国(今河南漯河市郾城区西南)。在此基础上,郑国得以占据了当时的中原核心区域。
四
最后,另一方面,除了内乱之外,郑国的地理位置,也限制了其实力的进一步壮大。在春秋时期,郑国处在晋国、齐国、楚国、宋国等大国的包围之下,在消灭郐国、东虢国、鄢国、胡国等小国之后,郑国拿这些大国显然是无能为力的。即便是实力相对较弱的宋国,也不是郑国可以击败的。除此之外,郑国在春秋初期的崛起,离不开周王室的支持。但是,在“周郑交恶”之后,周王室自然疏远了郑国,转而支持齐桓公、晋文公等君主称霸。因此,失去周王室的扶持,也是郑国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到了战国初期,郑国虽然还具有一战之力,不过,又是因为内乱的原因,郑国逐渐被韩国消灭,从而告别了春秋战国的历史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