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盐和铁为什么被官府把持国家财政税收
古代的盐和铁为什么被官府把持 国家财政税收来源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的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导语
盐,古往今来都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必需品就是不管价格高低,质量高低都必须要持有的,因此除开它的本身价值,就论其地位来讲,不比任何金银珠宝低。而中国古代社会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盐的铸造和贩卖保证官府的绝对参与,也就是古代封建社会的大部分时间盐都是被官府垄断的,百姓更多使用的盐都是官盐,和铁一样都是只有官府才拥有决定权的物资。但是铁在古代社会可是作为军事战略物资存在的,盐只是作为调味品使用的,在古代盐和铁的用途都比较单一,但盐和铁的价值相比始终差别很大。那到底是为什么盐也需要和铁这类战略物资一样被官府把持呢?
官盐的制造贩卖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中提到了额一项食盐专卖制度,奠定了食盐官销的基础。而盐第一次被称为官家销售是在战国时期,秦国实行商鞅变法之后,为了增强国力,加强国家的控制力,增加财政税收等等,盐被垄断给了官府。但是真正出现官盐概念的是在汉朝,有官盐,与之对应就有私盐。
虽然官盐的概念是在汉朝才出现的,但是商鞅变法后实际上就已经有了这种由朝廷把持食盐的现象,而且官、私盐的斗争自从商鞅变法过后就一直没有停下过,即使朝廷大力阻止,但难免有很多亡命之徒只求暴利而贩卖私盐的。
图九:制盐工坊
除了作为国家财政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官盐官运官营还是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一种手段,也是封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一种表现。所以,官盐才会在明清时期达到那样的高度,才会形成一种那样的形式。
因为明清时期即是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时候,也是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经济发展的趋势无法改变,封建社会的发展走向也无法改变,因此明清时期才会出现官盐民贩这种情况。表面上由商贾受权贩卖即迎合了经济发展的需求,实际上官府的掌控又满足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的要求。
总结:
盐的官营,历代以来都具有不同的形式,强度也不同,但是总体来说盐在中国古代都是被官府把控的。食盐这种看起来再平常,再简单不过的东西,却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如此受重视的一个商品,一个物料,就一定有其独特的地方。和铁,茶一样,盐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而又特殊的作用,虽然本身价值不高,但是蜉蝣也可以撼动大树。真正有作用的东西,不一定需要黄金万两,也可能只需要一枚铜钱,便能让安稳平定的社会乱了秩序。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任何历史事物都是不能被小觑的,它们也许毫不起眼,但是一定在属于自己的某个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