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艾滋病的预防措施日常需加强艾滋病预防
关于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日常需加强艾滋病预防的人群都有哪些
一、艾滋病的预防和保健
1、安全套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效果虽不是100%,但远比不使用要安全得多。
2、除了正确使用安全套,其他避孕措施都不能有效预防艾滋病。
3、由于生理上的差别,男性感染者将艾滋病传给女性的危险明显高于女性感染者传给男性。
4、安全套不能重复使用,每次使用后应打结、丢弃。
5、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要时,使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
6、酒店、旅馆、澡堂、理发店、美容院、洗脚房等服务行业所用的刀、针和其他刺破或擦伤皮肤的器具必须经过严格消毒。
7、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怀孕妇女采取孕期和产时服用抗病毒药物、住院分娩减少损伤性危险操作等措施,可大大减少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的机会。
8、孕妇在怀孕早期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应充分了解艾滋病对胎儿、婴儿和自身的潜在危害,自愿选择是否继续怀孕。
9、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产妇如果选择继续妊娠,应寻求免费预防母婴传播的抗病毒药物和婴儿检测服务。
10、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产妇应对所生婴儿实行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并在婴儿第12个和第18个月进行免费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二、日常需加强艾滋病预防有哪些人群
1、青年
对广大青年进行性健康教育,从多学科角度以科学道理阐明性道德的重要性和性自由的危害,通过中华民族优生的性伦理道德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洁身自爱,扭转存在于青年人群中的性自由倾向;结合计划生育进行合理和正确使用避孕套的教育;在农村应结合订立乡规民约活动,提倡遵守性道德;
2、妇女
强调性行为轻率对女性的危害性要远远超出男性,如怀孕、人工流产及可能引起的后遗症,更易染上性病和艾滋病病毒,以及容易发生一些妇科疾病等;重视妇女生殖健康生育,特别是加强保护自己不受性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教育;自尊自重教育,低御性骚扰的教育。
3、供血员
加强输血传播艾滋病病毒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主动监督血站的消毒和无菌操作措施;加强不可流动供血和供血前必须接受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等守法教育。
4、流动人口
(包括旅游者、打工者、海员、出国劳务人员、卡车司机和厂矿工人)家庭安危教育,个人染上艾滋病病毒将使整个家庭陷入不幸;正确使用避孕套教育;对海员和出国劳务人员进行性健康教育、突出禁欲无害和手淫无害教育。
5、特种服务行业从业人员
(旅店、宾馆、歌舞厅、酒吧、发廊、桑那浴室、按摩院、路边店等的服务员)突出女*人员的自尊自重教育;性行为轻率对女性的严重危害的教育(见妇女教育)。
6、性病病人
性病病人应及早去正规医院或性病防治中心彻底治疗,不轻信街头广告,不*人诊所就医,强调乱投医的严重危害;有关传播艾滋病/性病的法制教育;性病病人更容易染上艾滋病病毒和接受抗体检测的教育;性病的各种严重后果,如终身不育,病毒性性病容易复发和远期诱发癌症;预防家庭内性病传播;动员配偶和性接触者接受检查。
三、艾滋病都有哪些危害
1、在许多地区,由于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经济不独立,往往在感染了艾滋病后无法得到与男性平等的治疗机会。这使得艾滋病妇女的病情更加严重,生命周期比男性艾滋病患者明显缩短。全世界近2000万女性艾滋病感染者中,已经有400万患者死亡。
2、随着妇女感染艾滋病人数的增多,她们生育的婴儿感染人数也在增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生下的婴儿中有三分之一以上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目前,全世界有300多万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儿童,其中90%因母婴传播而感染。儿童感染了艾滋病常常早期发病,多数艾滋病儿童的无症状期仅在2年左右,明显低于成年人的8—10年。
3、在一个家庭里,如果丈夫患了艾滋病,多数妻子不离不弃,砸锅卖铁为丈夫治疗;如果妻子患了艾滋病,则经常遭受家庭的离弃。因此,艾滋病妇女不但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还常常要承受因此带来的恐惧、社会和家庭歧视以及贫困等巨大的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
4、艾滋病妇女死亡后留下了许多艾滋病孤儿,这些失去母爱的孤儿经常无人照顾,流离失所,甚至定向犯罪的道路。
四、女性艾滋病早期症状有哪些
1、滋病病毒感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仅血里检查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约有90%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不发展为艾滋病相关综合症或艾滋病。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机体遭到疾病侵袭或创伤时,则会发病。
2、滋病相关综合症:病人出现腹股沟淋巴结以外的两处以上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持续3个月以上,并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疲劳、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持续性腹泻、夜间盗汗等,至少有以上两种症状和两项艾滋病实验室检查不正常,可以诊断为艾滋病相关综合症。一部分人停留在这种状态,而另一部分病人则发展为严重的艾滋病。
3、滋病阶段:突出表现为致病性感染,其中包括原虫、真菌、病毒、细菌感染,恶性肿瘤的发生如卡波西氏肉瘤(Kaposi肉瘤)、淋巴瘤等,以及找不到原因的细胞免疫缺陷。
- 上一篇:办公室里暗藏的那些健康隐患
- 下一篇:粗粮是宝宝的饮食之宝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