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小伙把狗当儿子养两年儿子把89岁母亲
房子拆迁,就意味着一大笔钱,钱就像催化剂,把很多人内心的欲望无限地放大。
王大哥
王家老宅面临拆迁,王家唯一的儿子,王大哥听到这个消息,主动出面帮父母办理所有拆迁的手续,还把父母接到自己家里,对三个姐姐说,父母我一个人赡养就可以。
接下来,王大哥对父母说,我想要买房子,父母闻听,拿出积蓄20万,给了儿子。
似乎一切都很完美了,可是父母对王大哥的照顾,越来越不满意,感觉儿子没有尽到照顾的责任。过年过节,儿子不陪自己父母过节,也没有叫三个姐姐到家里团聚。
母亲说,儿子对待父母,就像养了一条狗。
2014年,父亲去世了。房子的拆迁款终于下来了,整整一百万,母亲拿出38万给自己买了房,还要求房子归自己所有,告诉儿女,谁赡养自己,将来钱和房子就归谁。
89岁母亲
王大哥对母亲的做法十分不满意,说了两件关于父母的事:
第一件:2014年,父母住在王大哥家里时候,父亲生病了,要送医院,想打个车,可是母亲非要让儿子找手推车推着父亲去医院,王大哥从早上八点一直推到11点,才走到医院。
第二件:父亲去世了,立遗嘱都没有通知自己,把全部财产都留给了母亲一人,那自己跑前跑后的,给父母做了这么多事,算什么?
王大哥认为,一切的矛盾都是母亲造成的,因为父亲什么都听母亲的。
王大哥的三位姐姐又是怎么说的呢?
三个女儿
三姐说:“我父亲好可怜,我给我父亲买的鞋子,我母亲都不给他穿。我问我们买的鞋呢?母亲就从房间里把鞋子扔到我们身上。父亲过世的时候,很多衣服鞋子都拿去烧掉了。父亲过去是院长,去单位里办医保,穿着一条绵绸的裤子,都变了色。”
三姐还表示,自己从小就没有感受到母亲的亲近。母亲因为一件小事,就会骂女儿,骂很久。
小女儿能忍,她的底线就是:你是我母亲,我不会对你不好,听不得谩骂,我会自己走开。
王家大姐又接着说:“我母亲很会刁难人的,没偷她的东西,她就讲,你偷了。”
很明显,母亲和四个孩子感情都比较疏离,儿女不喜欢母亲,母亲也不信任儿女。
这其中除了母亲个性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四个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只有母亲自己带,才会有浓厚的亲情。
王老太太自己表示,对小女儿比较满意,想让小女儿照顾自己,把房子和钱也给小女儿。
可是,小女儿并不愿意一个人照顾母亲,她希望四个孩子一起照顾母亲。
改变老母亲的个性是不可能的,而儿女对母亲又没多少感情,即使老母亲说谁赡养自己,就把房子和钱给谁,大家也都不吭声。
这是一个让所有人都很尴尬的时刻。
四个孩子,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表示不要母亲的房产和钱,也愿意赡养她。
赡养父母,到底是一道选择题,还是一道必答题呢?
父母对待儿女,不仅仅是提供基本物质条件就可以了,儿女健康成长,更需要父母情感的滋养。
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多肯定孩子,和孩子建立浓厚的情感链接。将来父母老了,儿女也愿意发自内心地照顾父母。
儿女即使愿意赡养父母,可是没有多少情感,父母心里也感觉不到幸福吧。
人与人之间,尤其是亲人之间,用爱来链接,才会温暖彼此,您觉得呢?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爱来爱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