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免费养猫警监程鄂第335回20220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程鄂,如果你只一味安于一隅,到头来只能向隅而泣,这不是你的性格,也不是我认识的程鄂,更不是我喜欢的程鄂。”和靖信中如是说。
“你终究会懂我。”放下屈尖儿英雄水笔,程鄂望着满篇只有这一句话的信笺纸,没有抬头,没有落款,彻彻底底得没头没尾,但他确信,和靖会懂,有且只有和靖会懂。
“或许你有足够的量力而行的理性。”
和靖的再次回信如法炮制,满篇一句,却有了些许轻视和讥讽的况味。
在数字通讯如此发达的2010年代,二人返祖般地回甘着“家书抵万金”的“从前慢”,以永不擦除的方式彼此把每一封信的每一个字刻录下来。一辈子的精神伴侣。
璨若星宿的古圣先贤中,程鄂尤钟苏子瞻,本来可以称呼大众通用的苏轼或者苏东坡,可程鄂对他的字印象极深。这源于一个传说,那就是苏子瞻的昔日好友和终生冤家——章惇,一个因为政治,可以把人做绝的政客,这种人少,但确实有,当之无愧地归类奇葩。与王安石一路力主变法革新,因而与反对变法的司马光和苏子瞻交恶,死后还拆人牌坊,变着法儿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把苏子瞻流放到惠州(如今的广东省境内,也叫鹅城,不知跟“子弹飞”是否有关联。)直至儋州(如今的海南省境内)。而惠州还不过瘾解气的依据,就是苏轼的字——子瞻,所以更应到儋州——谁让这两个字右半部分相同呢。一个万能公式套到底,苏轼他弟苏辙,字子由,那就贬到雷州(也是如今的广东省境内),谁让下半部分有重合呢。
与司马光相比,虽然苏子瞻同样反对以王安石变法为业核心的庆历新政,但苏司二人政见也不相同,苏子瞻有其独到的政见。
苏轼认为,国富民强的根本,在于以民风为基,“风俗诚厚,虽贫且弱,不害于长而存;道德诚浅,风俗诚薄,虽强且富,不救於短而亡。”并举例说明:
“然而养猫以去鼠,不可以无鼠而养不捕之猫;畜狗以防奸,不可以无奸而畜不吠之狗。”所以他强调防患于未然,主张渐进,反对激进的王安石,进而连激进派改革的老祖宗商鞅也骂了。
本来,程鄂非常认同“商王”二人的快意恩仇,但实际操作起来,现实的残酷还是让他领略到了社会学和社会管理的不可预见。自然而然的趋于保守,其实,保守只不过有贬义成份,褒义的表达叫做稳健。所以“警监程鄂”四人组把关注点放到了民生中一地鸡毛的小恶上来。
截止2022年1月18日星期二 17: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