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座位起名山人行摄114五台山揽胜黛螺
【山人行摄】114·五台山揽胜--黛螺顶
黛螺顶也叫“大螺顶”,不过在这里“大”读作“dai”。黛螺顶可是五台山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别具一格的古刹。黛螺顶原来也称为“青峰”,青者,“黛”也。明万历二十年到清代乾隆十五年 ,皇帝老儿来到宝刹,赐名“大螺顶”,一直沿续至今。
黛螺顶,是五台山东台顶延伸下来的一个小小的山峰,垂直高度只有400米。但站在清水河谷仰望,那坐落于高处与该山峰同名的黛螺顶古刹,相当于一幢130多层高的摩天大厦,也是够高危的了,要想登顶,绝非举足之劳。
所以攀登之前,有必要按自身条件从三条途径中首选其一。要步行,右有新路,左有古道。新路,系1991年修,全部用五台山青石铺成,共有1080级台阶,起名叫"大智路"。关于这路名和台阶的级数,都与佛教常识有点关联。山人年迈体衰又是偕老伴同行自然选择了乘坐索道。
坐在索道缆车上回首遥望,五台山台怀镇圣境的风光尽收眼底;
黛螺顶的牌坊与山门,山门上是乾隆大帝手书“大螺顶”;
从天王殿旁边拾级而上进入寺院;
进入寺门,一座六角台基上为六角重檐攒尖顶的建筑映入眼帘,匾额上写着旃檀殿,此殿外观两层,二层匾额"调御大夫",内为一室,周边有回廊,殿内供奉一尊站立的旃檀佛,手结说法印,这就是此寺别具一格的建筑。殿内供有佛祖,释迦牟尼佛不是常见的结跏趺坐的式样,而是站立于佛坛上。因站佛是用旃檀木雕成,故名旃檀佛。
旃檀殿外围四周依次有16幅立体国画,16个佛经故事,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殿内四周有16幅上党堆锦,形象栩栩如生,再现了国宝艺术。佛经故事依次为: 上托兜率,家选饭王,乘象入胎,树下诞生,九龙灌浴,仙人占相,逾城出家,落发贸衣,魔军害佛,菩萨降魔,成等正觉,初转法轮,佛陀说法,双林入灭,三昧火焚,舍利宝塔。旃檀殿外围的立体国画、殿内的上党堆锦,是2004年住持昌善法师与他的弟子们新添的内容。
寺院之内香客众多香火鼎盛;
老僧在为人们摩顶赐福;
寺院建筑古朴庄重别具特色;
行摄天下 静远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