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馨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铸铁阀

常州家装装修租房样板间百花齐放群租房竞相

发表于:2025-05-06 09:54:24 来源:宏馨资讯

“装修简约、设施很全,几乎可以和中档次的民宿相媲美,关键价格也很合适。”来自上海的吴逸仙对自己租住的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西肇巷1号的“客房”赞不绝口。

“我个人只花了一千块钱就把房子改造好了,政府做了一件大实事,太感谢他们了。”看着眼前明亮的标识标牌、整齐的电器线路、统一的共享厨房、安全的充电装置,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茶山街道丽华村委王家村38号的群租房房东丁燕萍高兴地说。

自群租房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江苏省常州市各具特色的群租房整治“样板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短短半年来,全市各地群租房安全整治呈现竞相绽放、百花争艳的良好局面。

“群租房安全管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大局平安稳定,牵涉到房屋建筑安全、用电消防安全、社会治安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公共安全,是检验衡量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常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杜荣良说,常州市公安局坚持底线思维、强化联动共治、紧盯精准管理,“疏、堵、扶”结合,扎实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切实筑牢公共安全监管屏障。

天宁区茶山街道地处常州城郊结合部,外来人口流量大,众多老房子被改造成群租房,私拉乱接电线、液化气瓶乱放、治安隐患众多。针对这块社会治理领域难啃的“硬骨头”,常州市公安局天宁分局联合茶山街道积极探索试点多种基层联动自治模式,共同打造群租房治理“样板间”,走出一条群租房整治新路子。

常州市公安局在群租房安全隐患整治中坚持“堵疏结合”,组织属地派出所因地制宜牵头房源改造出租,在兼顾房东、房客利益的同时,有效整治群租房安全顽疾,不断涌现出各具特色的群租房整治“样板间”。

武进分局雪堰派出所针对辖区群租房私拉乱接电线、消防通道堵塞、安全事故频发等治理乱象,发起群租房改造行动。雪堰镇雪东村委肇西巷1号房东龚保善积极参与,自筹资金,耗时3个半月,将自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的老旧房屋改造成装修简约、设施齐全、价格适中、隐患清零的12间“民宿”,目前已全部出租。

今年以来,武进区委区政府把群租房安全管理列入2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聚焦治安、消防、用电、燃气等突出安全隐患,通过“清仓见底”式摸排、“一点一策”式整改,建立起常态化、社会化、规范化、信息化的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全力解决群租房“治乱循环”难题,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群租房安全管理“武进答卷”。

针对群租房安全隐患,常州市各级公安机关主动引入“物联网+智慧小区”概念,以科技管理堵塞安全漏洞。高新区分局三井派出所在7个社区13个小区共增设129套人脸识别云门禁,用户通过人脸识别或微信小程序方式进出,房主凭借房产证到物业处授权,租住人员凭借租赁合同和居住证到警务室授权,倒逼出租户主动登记。同时依托“小区智能感知平台”,筛选、研判失管漏登的流动人口、群租房,目前已采集流动人口信息37485条,推送线索541条,发现隐患312处。

此外,针对群租房重点区域,各地派出所主动汇报乡镇、街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统筹人员、保障经费,实施综合治理。钟楼分局邹区派出所将辖区群租房私接电线、监控老化、缺乏消防设施等安全隐患汇报镇党委政府,多部门联动共治,新建治安监控100余个,安装电动车充电桩15组、烟感喷淋装置20套,发放智能门禁卡80余张,配备灭火器等设备400余件。

3月30日,常州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会同市住建局来到三井派出所辖区实地查看存在隐患的府西花园群租房,住建部门针对房屋违法分隔、人均建筑面积低于最低标准等隐患责令限期整改;公安机关针对未按规定登记承租人信息的治安隐患进行处罚。

今年以来,常州市公安局主动加强与住建、消防、卫健、民政、供电等部门联动治理,每月召开联席会议,通报问题、研究对策、落实责任。并制定出台《出租房(群租房)安全隐患整治标准》,联合消防开展《对群租房拒不改正消防安全事故风险实施公安行政处罚的执法提示》。

“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安全第一、从严管理,因势利导、保障民生,强化责任、综合治理的原则,扎实推进群租房安全管理工作,形成责任明晰、统分结合、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杜荣良说。

为进一步强化县区、乡镇、街道是群租房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各县区级政府不仅成立实体化整治工作专班,牵头组织开展群租房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同时还健全工作机制,保障人员和经费,强化对乡镇街道整治工作的检查考核,落实整改措施,督促隐患清零,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

针对违反规定改变房屋使用性质、拆改承重结构、改变房屋内部结构分割出租,以及不符合安全、防灾等工程建设强制标准等突出情形,常州市公安局会同城管、住建、消防等单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以来,全市共查处案件1317起,其中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人居住4起、不按规定登记承租人信息1287起、明知承租人利用出租屋犯罪不报告8起、未经公安机关许可经营旅馆业18起。

此外,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通过教育引导、检查清查、联合执法等途径,全面落实出租人、承租人、房产中介和物业公司管理责任、法律责任和安全责任,督促及时整改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同时依托“常州公安微警务”出租人自主扫码功能,督促出租房屋房东、用工单位落实自主申报责任,主动登记上报出租屋和承租人信息,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不漏人、不漏房”。

今年以来,常州市公安局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把群租房安全管理工作融入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把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有机结合,实行边整治、边总结、边建设,逐步建立群租房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他们充分发挥“警格+网格”优势,借助“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经验做法,采取入户走访、数据分析、发动群众等办法,常态化开展群租房排查梳理和信息采集工作,对排查梳理出的各种安全隐患,及时抄告流转乡镇街道、主管部门单位和社区(村)组织,做到房屋底数清、结构清、居住人员清、安全隐患清、违法租赁情况清。

今年5月,常州公安会同发改委、住建、电力、消防等部门组建全市群租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实地检查组,深入城中村、安置保障房、校园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周边等群租房集中的重点部位、地区,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出租房屋、二房东、租住人员信息采集登记、治安责任保证书签订、安全隐患整治等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共发现安全隐患56处,当场整改21处、限期整改35处。

在群租房安全隐患整治中,常州市公安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按照零遗漏、零容忍和边查边改、立查立改的要求,及时发现、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发现的安全隐患逐一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对重大安全隐患要紧盯不放、一抓到底。

常州市公安局还打通“网格化综合治理平台”与“流动人口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双向移交,安全隐患实时推送至乡镇街道、整改结果实时推送至属地派出所;在社区警务移动平板电脑上开发“群租房安全隐患照片采集”功能,提升社区民警采集、录入隐患的便捷性,实现“即采即录”;利用“智慧安防小区管控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持续稳定获取流动人口信息,积累人员轨迹数据,分析研判群租行为,构建“智能采集、主动推送、即时核查、动态预警”的社区警务新模式。(赵家新、顾燕、王军)

色彩杂志社

名作欣赏杂志社

今日财富投稿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