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腾蜜家是装修公司吗千亿市值的恒腾后面是
「导读」随着房地产行业政策的收紧和全装修交付政策的推进,越来越多房企将获取全新增长的目光投到了下游家居方向,采取纵向延伸策略,通过收购、入股、自营等方式参与到家居行业中来。
作为房地产领域的头部企业,恒大的家居布局,算得上是全线溃败。
作者 | 刘林
从2014年到2021,恒大家居板块走过了7年时间,但承载恒大家居板块重要布局的恒腾网络却在近两年业绩下滑,最后靠资本运作成为了一家流媒体公司,并借助《你好,李焕英》票房爆炸实现了股价飙升。
但这种靠着资本运作市值暴涨的背后,既是恒大家居板块的溃败,也是恒大跨界,屡战屡败的缩影。3月30日,恒腾网络发布了2020年财报,实现收入2.3亿,下跌31.75%,净利润1202万元,下跌86.65%。
如果遮去财报上公司的名字,这不过是又一个在疫情打击下,奄奄一息的公司。但这家承载了恒大集团家居产业布局的公司,却在今年年初上演了一场股价飙涨,市值突破千亿的资本狂潮。
1月20日,恒腾网络发布公告称,已完成全资收购儒意影业。而儒意影业正是春节档票房近54亿《你好,李焕英》的主要出品方和最大保底发行方。
受利好消息及《你好,李焕英》票房飙升的影响,恒腾网络股价一路上扬,并于2月16日突破千亿市值,赶上了行业巨头爱奇艺和芒果超媒。
这家原本承载着恒大涉足家居行业野心的公司,在经历了连续两年业绩下滑、沦为仙股之后,最终靠着资本运作翻了身。
重生的恒腾网络恒腾网络的前身是马斯葛集团,主要从事投资及买卖证券、提供融资、物业投资等业务。2015年6月,恒大及腾讯以7.5亿港元低价收购了马斯葛集团并更名为恒腾网络,主营互联网家居。其中,恒大占股61.32%,腾讯占股22.30%。
彼时的恒大,正处于快速扩张期,特意拉上腾讯一起投资,显然不是为了简单拓展业务,而是将恒腾网络作为主体,完成对其家居业务布局的串联。
当年9月,恒大与全友家私、双虎家私、索菲亚等15家家居企业成立恒大家居联盟。恒大为家居企业提供买房客流及拎包入住的供应链订单,家居企业为恒大开发专款产品及提供相应的优惠,合作对应的主体即恒腾网络。
当年11月,恒腾网络发布“3+2+X”业务布局,即物业服务、邻里社交、生活服务+互联网家居、社区金融+可能的业务拓展。一个月后,恒腾密蜜APP上线,主打物业服务和邻里社交。
互联网家居业务,则在当年9月的合作基础上演变成了后来的家居建材供应链服务平台。依托恒大的精装供应链体系,恒腾网络接入了200多家一线家居建材品牌,并在2017年搭建一站式建材采供平台,提出了定制家居一站式解决方案。
借助恒大快速扩张的客源,恒腾网络从2015年到2018的扩张虽然算不上快,但还算平稳。到2018年的巅峰,恒腾网络发布了供应链共享战略,并开始组建营销、仓配及安装售后团队。这一年,恒腾网络实现营收4.99亿元。
2019年,楼市遇冷,恒大地产的扩张速度骤然下降,营业额4775.6亿元,仅同比增长2.4%。相应的,恒腾网络的营收也仅为3.37亿元,同比下降32.46%。虽然这一年恒腾网络正式推出了一站式家居建材服务平台——恒腾蜜家,接入恒大家居、家电、家纺联盟企业。
实际上,回顾恒腾网络正成长的3年,其规模也完全无法匹配恒大联盟应有的规模。市场反应是最真实的,从恒腾网络改名后,其股票就一直处于阴跌状态。至2020年,恒腾网络股价正式跌破1元,一度沦为仙股。
2020年年中,恒腾网络对自己进行了最后的抢救。5月,恒腾网络推出高端自然家具品牌“初心”;6月,恒腾网络推出卫浴品牌“璞睿”。
但这种小打小闹,只能暂时稳住市场信心,不至于崩盘。如何真正点燃市场热情,实现资本逆袭?对于恒大和腾讯而言,能讲故事的业务才是重点,这次的选择是影视。
在宣布完成对儒意影业的收购后,至2月16日,借助《你好,李焕英》的东风,恒腾网络市值突破千亿。
当然,支撑恒腾网络股价的,也仅限于资本狂欢。首先,传媒影视行业亏损仍是常态,身背3年15亿对赌协议的儒意影业压力恐怕并不低。儒意影业旗下势要做中国版Netflix的南瓜电影,仍处于数据注水、内容不强的状态。
半年时间,恒腾网络完成了重生,恒大和腾讯实现了资本逆袭,恒大家居板块成为了弃子,恒大依然是那个屡战屡败的恒大。
一地鸡毛的家居布局恐怕很少有人能说清楚,为什么依托恒大上千个楼盘,860多家知名企业战略合作,每年数百亿的集采规模,海量的住户资源,恒腾网络能越做越差,最后沦为资本玩具。
当然,恒腾网络虽然是恒大家居布局的核心,但也不是全部。如果仔细盘点恒大的家居业务,几乎和恒腾网络一样,都是一地鸡毛。
2016年5月,恒大和它的家居产业联盟中索菲亚、喜临门、曲美等小伙伴与兰考县政府签约,将在当地兴建家居联盟产业园。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占地1万亩,首期投资总额超过40亿,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家居产业园。
时间过去5年,虽然基于产业园的性质,该项目新闻不多,但在查询的过程中,还是有值得关注的地方。
恒大和入驻企业的合作模式是以双方共同成立子公司来运作产业园的项目。至少在账面上,看上去并没有预期中的美好。
当然,产业园旁的 “恒大·帝景”似乎卖得不错,产业园也是其广告物料的重头戏。
既然涉足了家居产业,不会有人会错过智能家居的风口。在此前的《家页观察 | 华为的中场战事:智能家居的重构组网、发力渠道》中,家页传媒曾写到:
对于单品过剩的情况下,目前智能家居市场最有价值的还是平台方案。
智能家居的落脚点是家,而地产商直接生产家,这让通过地产商进行前置配置,可以掌握更大的主动权。
恒大的投资逻辑同样如此,目前相关联的三家智能家居公司都是做系统的。
2019年9月,星络家居从恒大智慧科技公司拆分出来,专注智能家居系统。到2021年1月,星络家居发布了他们第一代产品——超级空间1.0和星络家居电脑。
产品是否有前景很难判断,因为恒大毕竟有前置优势。但其APP的下载量,基本属于见光死的程度。华为商城小于1万次安装,小米商城小于1千次安装,应用宝89人下载,App Store仅80人下载。
此外,根据知乎社区匿名用户的爆料,星络家居虽然给出了高于行业水平的薪酬,但管理混乱、招聘用人不用负责、工作缺乏理性和规划性等问题也十分突出。虽然不知道真假,但以其公司的配置,产品发布速度确实相对缓慢。
星络家居之外,恒大还在2020年10月和绿米合资了联恒智控,聚焦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在2019年11月参与了欧瑞博pre-ipo融资,专注于智能家居系统;2021年2月战略投资杭州控客,专注智能家居系统。
至少从目前的投资版图和产品来看,还看不出恒大的投资逻辑。几家公司几乎没有差异化和协作性,既没法形成赛马机制,也没法完成生态整合。如果非要找到逻辑,那财务投资的逻辑可能更适用。
从2014年和海尔开启战略合作以来,动辄就是300亿投资、家居联盟,但交出来的产品、成绩,却始终华而不实,呈现出一地鸡毛的状态。也让网友的调笑“恒大只会卖房”,逐渐成为现实。
屡战屡败的恒大如果说财大气粗是恒大的一贯特色,那屡战屡败则是恒大的真实写照。
和恒腾网络重生故事相似的,还有恒大汽车。2020年6月10日,恒大健康完成对NEVS(国能电动汽车)的全资控股之后,恒大健康的股票开始从6.3元低位暴涨。
2020年7月27日,恒大健康拟改名恒大汽车,收盘价27.95,市值2415亿。截至2021年4月6日,恒大汽车市值已经到达4964亿人民币,超越一众车企,仅次于比亚迪。
但这种资本狂欢却并不能掩盖恒大的尴尬,在去年4个季度的基金报告中,没有一家基金产品将其配置成重仓股。鲜明对比的是,比亚迪在4季度有200多只产品配置。
此外,根据恒大的规划,其新车要到2021年3季度才会开始量产,即这轮资本狂欢没有任何实际产品作为支撑。
同样是比亚迪,其在2020年先后发布了“刀片电池”、Dilink3.0智能网联系统、DM-P等创新技术,新车“比亚迪·汉”也连续多月销售量破万。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部分财经媒体的报道和实地探访来看,几乎没有人看好恒大真的能在今年三季度实现量产。而且随着恒大汽车的资本狂欢,背后是恒大疯狂拿地质押融资。
2020年5月,前恒大动力科技集团常务副总裁吕超在朋友圈证实了些大众的猜测:恒大的“房地产造车模式”很难成功。他解释 “房地产造车”模式,直白地说就是真拿地假造车。
时间再往前数,见证了中国球队第一次夺得亚冠的恒大冰泉,在2016年连同旗下的粮油、乳制品作价27亿卖出。恒大冰泉的第一场经销商订货会,签约金额是57亿元,出道即巅峰。
从恒大冰泉到恒腾网络,无论恒大内部是如何规划的,但留给外界的,永远只有一地鸡毛。跨界做多元化发展,能把“天胡”开局玩到卖身;做房地产上下游,能在大把资源支持下做到业绩下滑。
恒大的跨界,似乎只剩下屡战屡败的传说。
收购儒意影业后,恒腾网络的官网介绍改成了“一家以互联网科技赋能的流媒体公司”。至于家居,已如以往诸多产业一般,成为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