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线下装修时间规定9天调解装修矛盾双方
9天,从受理案件到签署调解协议并出具调解书,仅耗时9天!近日,信阳中院快速审结一起装饰装修合同纠纷,并以调解结案的方式促成双方握手言和。
基本案情
2023年10月初,小帅欲装修其位于某小区的房屋,遂与某装饰公司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经过微信协商,11月6日下午,双方正式签订《装修合同书》,对装修期限、标准、价格、违约责任等进行了详细的约定。同时,双方又对装修的完成时间和首付款进行了进一步的微信沟通,但未达成一致意见,导致合同未能履行。某装饰公司便以违约为由将小帅诉至法院,后上诉至上级法院。
法院调解
2024年4月3日立案后,承办人收到的立案流程表显示该案为“营商环境”案件,审判流程系统也将该案标注为涉“营商环境”。承办人一边查阅电子卷宗了解案件情况,一边通知书记员安排12日开庭。本案的案情并不复杂,标的也不大,原告起诉的金额也就3万余元,但是因为履行合同过程中存在沟通上的误会,所以都憋着一股劲。法庭调查和辩论环节,双方据理力争,各不相让。
某装饰公司拿出小帅向其发出的短信内容,证明小帅压根儿就没有履行合同的诚意,也没有解决问题的态度。小帅不甘示弱,将其与某装饰公司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截屏出示,意在说明某装饰公司根本不理会其装修所关注的重点问题。调解的难度可想而知,某装饰公司非要落个说法,不然其在当地装修界也没法开展业务。小帅的房子已经另行找人装修,也不愿意拿出一分钱。承办人通过办案经验分析,双方不是邻里矛盾或者侵权纠纷,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也没有长期的恩怨积淀,争来争去都是为了一个面子。
知己知彼后,承办人便和小帅及其代理人释法明理,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虽然事后对相关事项进行协商,但是在未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原来的合同内容就没有变更,仍应继续履行,否则,就是对契约精神的违背,依法应当承担违约责任。然后,与原告某装饰公司及其代理律师聊案情,现有证据无法支持其诉求的材料差价损失,可以就违约金进行协商,如果一个公司长期陷于诉讼事务中,不仅影响挣钱的精力,更重要的是会给社会大众一种负面评价。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利害关系分析,在承办人及双方代理律师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
近年来,信阳中院认真落实《信阳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优化全市营商环境的决议》,把优化营商环境融入法院整体工作布局,聚焦审判执行主业,上下齐心、一体联动。对涉企案件实行线上线下“双标注”,确保立调审执各环节无缝衔接,完善“系统+人工”识别方式,提高繁简分流精准度,促进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尽力提升审判执行质效,努力实现纠纷解决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服务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