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馨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关闭阀

东北冬天养花用什么肥北方家庭菜园冬季露天

发表于:2025-02-19 16:31:12 来源:宏馨资讯

4月5号,在开始春季种植各种蔬菜花卉之前,完成了冬季堆肥。这是继去年之后,第二次完成露天冬季堆肥。

先看看堆完肥的效果:

上面的图片中,可以看到了大量白色的菌丝。但材料构成,已经看不出来了。结合这两年成功堆肥经验,在这里把我的感受分享给各位肥友、花友、菜友。

分享的内容,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内容:物料种类和收集、湿度和温度、翻堆和加料等。

一、物料种类和收集

很多花友菜友,应该和我一样,出于爱好、少用化肥的目的,自制有机肥料。作为爱好的延伸,堆肥物料的收集过程也是同样充满乐趣。

我用的主要堆肥物料为:鱼肠、腐叶、咖啡渣;次要的材料包括果皮、过期面粉等。除了主要物料,其他的物料有什么加什么,没什么限制。

对于物料的收集,我一直坚持:就地取材、废物利用。花钱买物料就失去了自己堆肥的初衷了。

1.鱼肠,在家附近的超市水产区索取,每天有50-80斤的量。除了鱼肠、鱼鳞外,每天还会有很多整条/整只的鱼、虾蟹等各种水产品。

2.腐叶,北方公园内、田野间会有大量的腐叶,这些腐叶都是自然堆放了一年以上的。

3.咖啡渣,家附近的咖啡店、垃圾分类场索取。

4.关于大家关注的碳氮比问题,我没有过多在意比例。鱼肠,属于典型的氮料;腐叶,属于碳料;咖啡渣,碳氮比例适合自己升温发酵。

5.关于发酵剂,露天堆肥量相对容器堆肥来讲,体量较大,家庭院内一般可以做到2-3立方。相对于EM堆肥菌来讲,有机肥发酵剂相对便宜些。

二、堆体的湿度

湿度,是堆肥过程中首先要控制的。以我上述物料为例,因为鱼肠含水量很大。一层腐叶一层鱼肠这种混合方式,刚开始堆肥时,我是没有单独加水的。

在湿度掌握上,我的原则是:宁干勿湿。过湿的堆体,升温速度很慢,并产生异味。

湿度的把控,是堆肥全过程的。后面翻堆时,根据升温、发酵情况,随时掌握堆体湿度。

三、堆体温度

堆肥,实际就是追求堆体升温的过程。堆体的升温必须的三要素:碳氮比、湿度、空气。

堆肥一般是利用冬季闲暇时就行。在北方地区,冬季室外环境温度低,我个人觉得并不是主要影响升温的主要因素。冬季堆肥的好处:时间充足、物料便于收集(鱼肠没有异味)、雨水少。

我的堆体温度大概变化趋势:前两周,因为堆体湿度较大,升温较慢,一般20-30摄氏度左右。1-2周开始翻堆,温度开始陆续上升,3-4周做,可以达到50-60摄氏度。

3-4周之后,温度上升,开始出现白色菌丝。内部随着温度的升高,开始产生水汽蒸腾现象,内部的湿度慢慢下降。

四、翻堆和加料

物料的发酵升温过程,是从堆体内部开始的。翻堆的目的,是让内外物料再次混合、增加堆体的松散度,增加新鲜的空气,避免出现厌氧发酵。

翻堆的频次,我主要是一周一次,同时也要考虑堆体温度情况。堆体温度太低(30摄氏度以内)、或温度太高(高于60摄氏度),都要及时翻堆。

翻堆过程中,如果又收集到物料,可以随时添加进去。新的物料也有助于充分发酵和升温。

五、覆盖

北方冬季堆肥,雨水少,也是非常便利的条件。室外气温即使零下20摄氏度,堆体也没有冻住。我个人比较喜欢用编织袋或草帘,因为这种可以透气的覆盖物,可以将堆体内的水份降低。如果用塑料布覆盖,水汽无法挥发,且造成堆体内无空气流通,形成厌氧发酵环境。

为了增加堆体内空气,我分三层增加了塑料管子(上面打孔)。每次翻堆时,管子附近都是发酵最好的。

以上,是这两年来自己堆肥的总结,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给各位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商展经济杂志社

食品界杂志社

消防界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