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养花能人七旬夫妇养花19年养花达人赠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家住德城区月亮潭小区的高德泉和王立英夫妇,自从19年前搬进新家,就被一盆蟹爪兰迷住了,忍痛花了半个多月的工资买回家后,馨香生活由此开始。4月9日,记者来到月亮潭小区,远远就看到一家住户窗台上的海棠和绣球花迎风招摇。“那就是高德泉家,他可会养花了,我家的好几盆花都是他送的!”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养花19年200余盆鲜花送邻居
记者来到高德泉家,他和老伴正坐在窗台边,边听音乐边赏花,海棠、绣球、长寿花等,或粉或红开满阳台和窗台,室内也是处处透绿,一幅和谐的老年生活场景。“这绣球味道有点大,不适宜在屋内养;那盆海棠生命力特别强,一盆大株的海棠就分了十几小盆,还送给邻居们一些。”说起养花,高德泉滔滔不绝。养花19年,他养过的花有上百种,单是送给邻居亲朋的花至少有200多盆。
老伴儿王立英拿出珍藏的一本相册,“养得好的花,我们就让女儿给拍张照,冲洗出来,留个纪念。”记者看到,这本特殊的相册里足有40多种花卉的照片,有蟹爪兰、荔枝海棠、金麒麟、金虎、菊花等,每盆花都是生机勃勃的样子。王立英说,老伴儿爱养花,经常是逛一次早市就带回来一盆花,家里放不下了,或者养大了,就移栽一些送给亲戚邻居,带动大家一起养花。
第一盆花花了半个多月工资
高德泉夫妇爱上养花,还有一段颇为有趣的故事。“以前我们住在农村,院里就种着石榴树,每年开花,非常好看。自从搬进了楼房,树是不能种了,就爱上了养花。”高德泉向记者介绍,1999年,他们一家从陵县老家搬到德州市区,定居月亮潭小区。
刚搬进新家,满心欢喜,就想把新家装扮一新。有一天,高德泉去逛早市,发现一盆蟹爪兰开得正盛,甚是喜欢,但一问价格吓住了。“280元一盆!现在看起来不觉得多贵,但当时我一个月的工资才400元,况且每月还有房贷要还。”高德泉说,他足足在早市上看了一个小时,越看越喜欢,但280元对这个家来说也不是小数,于是他就回家跟老伴儿商量。“太贵了,我没答应,但他却像丢了魂,还犯起了心脏病,着实把我吓了一跳,赶紧找到那个卖花人,把花买了回来。”说起这段与花结缘的故事,王立英拿出珍藏的花卉相册,指着第一张相片,“就是这盆花,确实很喜人,当时放在新家里也非常提神。”
从此以后,高德泉养成了逛早市的习惯,不买菜,不买肉,专门看花买花问花。
虚心学习专门收集雨水用来浇花
养花是个技术活,多少天浇一次水?什么花不喜阳光?起初高德泉并不懂这些技巧,怎么办?学!
早市上,他向卖花的人请教,还买来家庭养花的专业书籍天天研究。“用雨水浇花最好了,它与土壤中的其它物质,能形成有助于花卉生长的氮肥。”高德泉说,为了收集雨水,他专门买了两个特大号的水桶。每次下雨,就把家里的大盆小桶放到窗外接雨水,接满了就倒进水桶里攒着。
记者在高德泉家的阳台上看到,十几盆不同品种的海棠,有的已经开花,有的刚刚移栽成盆,二十多个透明的水瓶里装满黄色的液体。“这里面都是分装好的雨水,这样浇起花来方便又干净。”王立英是个仔细人,自从高德泉爱上养花,她也就跟着学会了一些养花技巧,“浇水是养花的关键,给花浇水和给人吃饭是一样的,要摸清花卉的习性,有规律地浇水。”
如今,高德泉夫妇成了小区里有名的养花能人,谁家的花蔫了或者黄叶了,送到老高手里养几天,往往都能“妙手回春”。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范立华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