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种菜养花见缝插菜女子在地砖缝里种菜爆
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有绿绿的菜地!最近我们的“种菜之魂”,又觉醒了!11月9日一段女子在自家种菜的视频,在网上火了。画面开头是一个院子里。插着一排排菜苗。
但仔细一看
下面的根本就不是土壤
而是地砖!
真·见缝插菜……
这名女子姓李
来自黑龙江哈尔滨
她说最开始是因为农村地多
为了放粮食比较干净
才铺了地砖
结果把粮食一卖
她后悔了
她想种地!!!
“我一院子的砖也不能都起了,砖缝里面它就长草,能长草也就能长菜!”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李女士开始在砖缝里种菜,没想到效果相当好:一开始是种白菜,后来茄子、辣椒、豆角、黄瓜、萝卜等各种蔬菜全都安排上了。现在,她家夏天几乎不用买菜,冬储菜也都够吃,搞得街坊四邻争相模仿。
李女士的操作也惊呆了网友:是真的省地!
李女士在视频里分享了她的经验:只要不挑选从下面生长的菜,就不会鼓砖;砖缝有保水、耐旱、防涝等独特的优势,再加上在东北连肥都不用施,只要细心照顾就好了。
有网友总结,中国人爱种的不仅是菜,是那股家的味道啊!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中国人对种菜的向往
前段时间,一则“中国丈母娘把洋女婿家的花园变成菜地”的新闻引起热议。
几个月前,定居澳大利亚的杨女士把母亲接过来小住,他们居住的别墅中有一片花园。杨女士的丈夫在这里种满了花花草草。
闲不下来的杨母也“相中”了这片花园,几个月的时间,她把能拔的花都拔了,能砍的树都砍了,取而代之种满了西红柿、扁豆、香菜、大葱……
等到杨女士的丈夫发现这一切,只剩下在风中凌乱……
这则新闻中因文化差异造成的喜感令人忍俊不禁。社交媒体上,网友们支招:“下一步,把泳池改成鱼塘,然后在菜地旁边搭两个鸡窝”。
美国一家网站,曾发布了一个几分钟的视频《都市菜园》,介绍了一帮在耶鲁大学里种菜的中国人。
他们都是耶鲁大学里中国留学生的家长,跟着到美国陪读,眼看着耶鲁大学里面有这么一片荒地,他们就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这些地都荒着多可惜,要不,咱种点菜?”
说干就干,没过多久,本来单调的荒地,就成了中国人的菜园子。
从来只是在园子里种花,而不喜欢种菜的美国人,对此纷纷表示:
而得知了此事的耶鲁大学(虽然可能有点懵),但当即表示支持,并且专门给家长们提供堆肥,让蔬菜长得更好。
到了最近两年,美国人也发现了自家有菜园子的优点,纷纷开始跟中国人学,把原来种花花草草的园子,全部都种上了菜。
其实种菜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一脉相承的传统。“硬核丈母娘”的故事也让我们感叹中国人的“种菜技能”。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良田还是沙漠,地上还是太空,不管环境和条件如何,中国人可谓“有条件要种菜,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种菜”。
屋顶种菜。
阳台种菜。
塑料瓶中种菜。
水上种菜。
维和官兵在非洲荒漠中种菜。
科考队员在南极种菜:
宇航员在“天宫二号”中栽培生菜。
一把种子,方寸之地,便将中国人的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难怪有人将种菜戏称为“中国人的种族天赋”。而漂洋过海扎根异乡的华侨华人,更是把这一天赋运用的炉火纯青。
“中国胃”的执着:中东黄沙中种出家乡菜
黄沙漫漫,年降水量100毫米,在迪拜沙漠中种植蔬菜,难度不言而喻。
可在距迪拜市中心约50公里,黄沙漫漫的纳兹瓦沙漠里,却有一座郁郁葱葱的蔬菜农场,里面种植有黄瓜、苋菜、韭菜、茄子等中国人餐桌上常见的蔬菜。
黄瓜茄子看似寻常,但黄沙中种出中国菜的背后,却展现着一群华侨华人不屈不挠、自力更生的开拓精神。
在当地,饮食以烧烤油炸为主,蔬菜缺乏。最初来到沙漠的一些中国人,在当地人手中租下一块块沙地,尝试改良土壤,开掘地下水,种植蔬菜水果。这个在阿联酋人看来是不可能的任务,却在远道而来的中国人手中变成了现实。渐渐地,那些从小吃到大的蔬菜终于成为了当地华人餐桌上的常客。
都说美食最乡思。这夹起的一筷子蔬菜不知慰藉了多少游子的乡愁。一位在当地工作的华人这样描述买菜场景:
“这里的绿色蔬菜大多成筐成筐散放在货架上,跟国内农贸市场一样按斤称重购买。因此,除了能有买到蔬菜的喜悦之外,还能体会挑挑拣拣时所带来的神圣仪式感。”
耶鲁校园里的“异域香草”不止是舌尖的温情
几年前,耶鲁大学校园内一处荒地被中国人开垦为菜地的新闻广为流传。
一群60多岁的中国老人来这里照顾在此求学、工作的孩子。闲暇之余,他们将杂草丛生的荒地整理出来,种上韭菜、香菜、西红柿以及豆类等蔬菜。
中国老人在此种菜已有近十年的历史。这些头发花白的家长通过这些菜园吃到新鲜而且熟悉的蔬菜,也以此结识朋友,拓展社交。
老人们的子女多已在美国成家立业,结婚生子,菜地里常能看到老人们怀抱幼小的孙儿,甚至有时候一家三代人会一起出现在这一亩三分地,其乐融融。
“菜园情结”背后:国人对土地与生俱来的眷恋
春种秋收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恪守的自然节律,房前屋后的一畦菜地远不止舌尖上的满足,它还维系着浓浓的亲情、乡土的味道以及勤俭的生活方式。
而在远离故土的日子,一块富有生机的菜园无疑是对生活最好的慰藉。
拔草锄地、播种浇园,中国人在世界各地种下源自故乡的种子,在田园之乐中也深埋一份对故乡的眷恋。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新华网 中国侨网 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