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上门养花服务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四川隆昌
9月7日一早,跟随四川省隆昌市胡家镇黄金村党委书记王应辉的脚步走进黄金村河坝子示范院落,一幅清新宜人的乡村美景图尽收眼底。
胡家镇河坝子聚居点
隆昌河蜿蜒清澈,环抱村舍橘园,一条条平坦整洁的硬化道路贯穿整个院落,道路两旁瓜果蔬菜,青瓦白墙的农舍鳞次栉比,柑桔产业园与乡村风貌相映成趣。
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村民过上好日子
“老百姓家里的卫生厨房收拾得干干净净,旱厕改成了蹲便或者马桶。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变成了硬化路,危旧房子都推倒了,村民房前屋后种花种菜种果树。晚饭吃过后,村民们相约去亲水步道散步锻炼,日子安逸自在。农村面貌改善让咱们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王应辉言语之间满是骄傲与幸福。
河坝子示范院落位于隆昌市顶菓柑桔产业园中心,距离白水桥亲水步道直线距离不足200米,农房建设标准较高,村民生活水平达到了一定的富裕程度。49户农房,拆了4家土坯房,2家危房,拆旧留权4户,新建房屋2户,最需要解决的是“杂乱脏”等问题,完善公共配套设施。
村民李志拆了老屋正在重建新房;李云高的二层小楼,匠人正搭着梯子粉刷外墙;路边菜园的竹篱笆一张张安装起来;常年在外的李云七家的危旧房拆了之后,村民们正忙着平整为微菜园……行走在河坝子示范院落处处都是繁忙景象。
刚平整出来的微菜园
“你看我们的微菜园用红砖砌成了小道,不仅可以方便村民种菜摘菜,最重要的是起到划分边界的作用。”王应辉手指砖道、石头围墙道出了其中原委,在农村,房子就是村民的命根子。拆掉房子不重建将会复耕,但仍保留产权,原有的位置与范围需采用巧妙的方式界定出来,既给村民吃下了定心丸,也能避免以后邻居间的纠纷。
77岁邱传忠是土生土长的黄金村人,他亲历了全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过去的河坝子用‘脏乱差’来形容最为贴切。通往我家的路边,有自然形成的垃圾堆,还有危旧房的残垣断壁,回个家不仅担惊受怕还要捂好口鼻快速通过。”如今,邱传忠感叹,“农村的生活条件一点不比城里差,居住在农村很幸福。”
黄金村河坝子华丽转身的背后,正是隆昌市大力推进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的一个缩影。隆昌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乱治什么”的原则,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小切口撬动乡村振兴。
改到群众心坎上
村民举双手支持
农村面貌的改善归根到底是为了给广大群众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要想改到群众的心坎上,就必须尊重群众意愿,尤其是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支持。对此,双龙村党总支书记卢小勇感触很深。
“年初,双龙村将叶家坝作为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的试点,村里反复召开群众大会、院坝会,征求群众意见。部分村民并不愿意,觉得没必要。”卢小勇一边动员村里党员干部带头改,一边给村里年轻人打电话,动员他们做老人的思想工作。
“如今我们将张家湾聚居点作为示范院落进行打造,村民非常支持,叶家坝的巨大变化让村民早就心动不已了。”卢小勇介绍,村里前一天晚上组织张家湾村民召开院坝会,第二天10多名村民自发组织起来清理公共区域的杂草垃圾。
长期在外经商的村民张敏得知消息后,主动重修了紧邻公路的堡坎,把自己的房子进行了维修加固,外墙刷了真石漆。邻居赖良荣不甘落后,也将自家里里外外进行了改造。“让自己居住的家变安全变美本来就是我最想做的事,想不到还有政策补贴,农村面貌改善那么好的政策,必须举双手支持!”赖良荣笑着说。
美丽院落一隅
“各家各户都变美了,院落环境也要跟上。”卢小勇憧憬着改造好的张家湾,百年香樟树下是家风传承的文化墙,池塘里荷花绽放,整个院落曲径通幽、精致靓丽。
当前,隆昌市将胡家镇、圣灯镇、普润镇、金鹅街道光辉村摸排出的106个聚居点作为示范院落,把环境整治与发展绿色产业、增强集体经济、完善乡村治理等相结合,实现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隆昌本土化。计划9月底全部竣工,现已完成60个院落整治,在建40个。(林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