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馨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适销对路

明星木沙从沿着高速看新疆丨明星村如何突破

发表于:2024-12-20 10:49:15 来源:宏馨资讯

2000年买大货车,2006年盖别墅,2008年买小轿车,2012年买楼房,2015年买第二辆小轿车,2020年买大型收割机……

4月29日,在“明星村”尉犁县兴平镇达西村,从村民阿不力克木·木沙的家庭支出可以看出,他家这些年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像是驾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

“不光我家收入高、条件好,全村都是这样。你们要是留意每一户庭院里停放的汽车,会发现90%以上的村民家里有车,很多家庭中夫妻俩各有一辆车。”阿不力克木对“沿着高速看新疆”石榴云/新疆日报全媒体报道团队说。

4月29日,尉犁县兴平镇达西村一角。记者蔡增乐摄

2019年,吐和高速(G3012)全线贯通,阿不力克木想到南疆其他地州自驾游,几位邻居表示愿意同行。与此同时,沿高速公路来达西村“取经”的车辆也络绎不绝。

达西村的魅力,从达西展馆、达西风情街门口停靠的旅游大巴上可见一斑。兴平镇干部热孜完古丽·卡哈经常为前来参观学习的外地干部充当导游,她说:“停车场白天没有空闲过,有时一天来两三拨客人。新疆很多地方组织乡村干部来考察,内地一些干部也慕名而来。”

在这个“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游客想知道达西村如何从曾经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盐碱地”,变成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文明发展的“南疆第一村”;更想知道达西村如何不断突破增收的天花板,整个村子富上加富,村民日子甜了更甜。

兴平镇党委书记葛明虎归纳了三个原因:一是全村人深受习近平总书记复信鼓舞,深刻铭记“口袋里要鼓囊囊,精神上要亮堂堂”的村训;二是村里“比学赶帮超”氛围浓厚,村“两委”干什么事都想争第一,村民干什么事也都想争第一;三是村民思维活跃,善于学习利用和创新实践党的好政策。

4月29日,“沿着高速看新疆”石榴云/新疆日报全媒体记者在尉犁县兴平镇达西村采访。记者蔡增乐摄

记者走进达西村老党员肉孜·芒力克的家,院落临街的空地被巨大晾篷遮挡,晾篷下是一张约有10米长、5米宽的炕床。除了这个室外会客场所,他家敞亮的堂屋内、通道中也是喝茶会客的地方。

“这么多房子和炕床,这么多花花草草,简直就是接待客人的农家乐。”记者说。

“农家乐有呢,我带你们去。”肉孜·芒力克说。离他家约500米处,竖着“阿里吞达西风情园”指示牌,棉田、菜畦、果园、羊圈和透着民族风情的房屋、长廊等设施,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田园生活画卷。

肉孜·芒力克的儿子阿地尔·肉孜正和家人、员工一起收拾房屋庭院,为“五一”大假做好迎客准备。他介绍,2008年,他家开始利用自家50亩耕地建风情园,后来村里的农家乐逐渐增多,他就结合游客需求,在特色美食定位、文化旅游结合、环境设施改善上下功夫。

“2018年旅游旺季,我们的风情园平均每天收入上千元。”阿地尔·肉孜说,“乡村旅游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客人对休闲观光游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必须不断投入,这样才能持续增收。”

吐尔逊·司马衣是达西村的养驴专业户,7年间,他养的驴从两头变成了30多头,一公斤驴奶卖100元,仍供不应求。他儿子早早成家了,家里有别墅、有汽车,他还盘算着怎样扩大养殖规模,在驴产业上赚更多的钱。

2015年,达西村年收入30多万元的农户有80多户,年收入50万元的农户60多户,年收入100万元的农户有20多户,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5000元。这组数字对南疆很多村来说可望不可及,而对达西村村民来说,已经触摸到了增收的天花板,村“两委”开始为拓展增收空间犯愁。

“怎么能继续保持‘第一村’的龙头位置,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全村的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探索多条增收道路,发展多个特色产业,村民收入仍然在提高。”尉犁县委组织部驻达西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周云强说。

2020年,达西村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达34852元,村集体收入达112万元。当年制定的《达西村三年发展规划》显示,2022年,全村人均收入将达到36800元,村集体收入达150万元。

在达西村领办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村民吐尔逊·阿里自信地说,牛羊改良繁育、土地流转、乡村旅游、扶贫园区等工作,村“两委”已经打好了基础,大家只要甩开膀子干,收入会越来越高,生活会越来越好。

来源:石榴云

物流时代周刊杂志官网

租售情报官网

工业A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