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猫怎么火的宋人爱猫太疯狂连太子都要靠猫
你以为只有现代人吸猫痴迷吗?
吸猫,其实是一场穿越时空的默契
早在几千年前人类就开始踏上了
漫长的吸猫旅程
一旦染上,飘飘如仙,终生难戒
我国养猫历史十分悠久,最早记载家猫的文献出现在西汉:
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
大家一度猜测,家猫的出现是在西汉或稍早前,通过外贸往来进入中国的,还有可能是由波斯商人带入。养猫在唐朝普及到民间,在宋朝进入鼎盛的全民吸猫时代!
苏汉臣《冬日婴戏图》局部
宋人养猫,就像娶妻纳妾一样,是要下聘礼的。如果是熟人家的猫所生,要给主人盐,如果是野猫所生,要将小鱼穿成一串,给一家猫送去,表示尊重。你看看宋人多有仪式感!
宋徽宗 耄耋图
最早养猫,是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老鼠。
文学家黄庭坚就写诗记录聘请猫咪的过程,天天有老鼠打扰他睡觉,听说有只小狸猫要生崽啦,穿一串鱼送过去。
秋来鼠辈欺猫死,
窥瓮翻盆搅夜眠。
闻道狸奴将数子,
买鱼穿柳聘衔蝉。
——黄庭坚《乞猫》
还有爱国诗人陆游,用盐作聘礼,聘猫护书。
裹盐迎得小狸奴,
尽护山房万卷书。
——陆游《赠猫》
“狸奴”“衔蝉”是宋人对猫的雅称,颇有暖暖的爱意。
本来想当猫工使用,可却没想到拜倒在它们萌爪之下,养着养着就翻身当主子。
宋佚名《狸奴蜻蜓图》
吴自牧《梦梁录》记录:
猫,都人畜之,捕鼠,有长毛,白黄色者称曰“狮猫”,不能捕鼠,以为美观,多府邸贵官诸司人畜之,特见贵爱。
就这样,猫渐渐地开启了当宠物的时代,不用再当苦力工,吃香喝辣有人伺候着。
《埤雅》中记载:“猫以薄荷为酒,食之即醉。”可以看出猫主在当时也是吃喝玩乐,夜夜笙歌啊!
当时最高贵的宠物猫当属“狮猫”,达官贵人们都人手一只狮猫,就跟现在名媛背爱马仕一样,让人羡慕。
毛益《蜀葵戏猫图》局部
要说宋朝有多爱猫,看以下的故事你就明白了!
用猫选太子
宋高宗赵构因一次惊吓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就认养了两个娃——赵伯玖和赵伯琮(赵匡胤的后代)。赵伯玖当太子的呼声最高,然而最终成为皇帝的竟然是赵伯琮,这究竟是怎么肥事?
宋高宗和他俩谈话的时候,进来一只猫,赵伯玖不耐烦踢了猫一脚,而赵伯琮依然专注在他们的谈话中。经过这件小事,宋高宗内心的天平倾斜到赵伯琮一方,最终也将皇位传给了他。
虽然只是传说,但猫的地位足以可见。
全城搜寻丢失爱猫
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记载:
秦桧孙女养了一只狮猫,不幸丢失了,秦桧用权威打压地方官员,快给我孙女找猫,不过到了期限还没有找到猫,这可给官兵们急坏了,这可咋整,干脆别上班了,先把秦桧附近的邻居带过来盘问一番。
同时全城先追捕狮猫,见狮猫就抓,然鹅都不是,真系要哭了,急中生智,贿赂秦桧宅子里的老管家,了解一下爱猫的特征,全城发寻猫启事。
这大概是什么个概念,临安是南宋的首都,就好比你现在让北京市全体警察帮忙找猫。虽然有点浪费纳税人的钱,但是也代表当时的人不管是奸诈奸臣还是爱国诗人都是一顶一的猫奴。
宋佚名《富贵花狸图》局部
卖猫欺诈案
《夷坚志》里还有个故事记载:
故事主角孙三是一名非常厉害的“营销狗”,逢人就说他们家有一只毛色罕见的小猫,整个临安也找不到第二只,但不敢散养,生怕别人偷了去。
有一天孙三在门口人多的时候,故意把猫放出去,假装不经意猫咪自己出逃,妻子赶忙抱回去,大街小巷都惊呼好美,传得满城风雨,有贵人想买,不料孙三还搞起了“欲擒故纵”的手段:“此猫是我命根子,咋能说卖就卖呢?“但是卖家也是个爱猫如命的主,最后以高价买走,抱回家后,颜色慢慢变淡,最后变成一个全白猫。
当时就有了无良猫舍欺诈案,这也侧面证明了宋朝养猫有多火。
李迪《狸奴小影图》
还有专门的宠物市场,据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曾记载过开封府知名的佛教圣地兼大型商圈——大相国寺:
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
凡宅舍养马,则每日有人供草料;养犬,则供饧糠;养猫,则供鱼鳅;养鱼,则供虮虾儿。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中还记载:“猫窝、猫鱼、卖猫儿、改猫犬”。这么看来,那时候就有宠物美容喽!甚至还有人用水仙花捣碎,给猫狗染色。“今回回妇人多喜此,或以染手并猫狗为戏”
李迪《秋葵山石》
可见宋朝人有多爱猫,作为现代人的猫奴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