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猫的人少了不知道你发现了吗我们身边养猫
今年双11有个特别好玩的数据:
猫粮超过了母婴奶粉,成了最受欢迎进口商品的Top1.
现代人喜欢养猫没错,但谁能想到,这是一个猫粮比奶粉还刚需的时代。
在人人都忙着消费降级的时候,猫以一己之力,推动了整个“猫经济”的迅速发展,堪称宠物界GDP之光。
狗民网的数据显示,猫消费人群中,有88.8%都是女性,职场白领和学生逐渐成为养猫大军。
为什么猫那么招人喜欢?
因为它们就是一个百宝箱,越了解越上头,一直吸猫一直爽。
别看猫总是一副迷糊脸,它们的智商其实相当高。
斯坦福大学兽医学院之前专门研究过,猫和人类的大脑沟回结构相似度大约在90%(沟回是什么概念呢?它是脑高级功能不断完善和进步的体现),可想而知猫有多聪明了。
开门开抽屉这种事,对猫来说都算基本功了。
所以网上那些教猫说话的视频,它们真的做得到。
猫最聪明的地方,是特别会观察人的情绪,做坏事之前先偷偷看看你,你不高兴了立马过来陪着你。所以养猫时常有种斗智斗勇的感觉。
猫的治愈系功能往往勾人心魄。没有什么是吸猫不能解决的,如果不行,就多吸几次。
印第安纳大学教授杰西卡·米瑞克曾找了6795位志愿者看关于猫的故事片,发现吸猫的确可以有效缓解情绪焦虑。
尤其现在996高压工作,很多人身心疲惫也不好意思对别人说,有猫就不成问题了。回家一瘫,有猫陪着什么事都没了。
吸猫会感觉治愈,还源于猫本身可爱的长相。
生物学家将猫的圆脸称做“婴儿图式”,大大的眼睛和小小的鼻子合在一张圆脸上,会有一种婴儿的可爱既视感。
看到这种面孔时,大脑会释放多巴胺刺激快乐中枢,所以吸猫会倍觉愉快。
猫还有个特别神奇的技能:东方缩骨术。
可以把自己装进任何容器里,以至于经常有人问猫到底是不是液体。
日本有位猫奴秉承着实践出真知的理念,想看看猫到底有多能缩,刻意把门设置成仅有7cm的通道,结果猫轻轻松松钻了过去。
他不死心,又做成6cm的窄门,猫也照过无误。
它们真的很努力的在证明自己是液体。
猫也是当代网络社交的一手好牌。
不一定人人有猫,但一定人人都有猫的表情包。
对社恐来说,没有什么是比一个猫的gif表情包更能破冰的了。
新人入职的时候,不知道回领导什么消息好的时候,和男朋友吵架的时候,猫的表情包都能派上用场,喜怒哀乐一应俱全。
拥有猫表情包最多的人,往往也是social场里的甜甜圈。大家和他聊的不是天,而是趁机保存新鲜喵喵表情包的小开心。
关于猫的表情包,喜怒哀乐一应俱全
不过吸猫也是有鄙视链的,猫届的鄙视链非常直接了当。
养猫的看不起去猫咖撸猫的,去猫咖撸猫的看不起线上云吸猫的。
对现代人来说,月薪几万不如一句我家有猫,毕竟猫才是隐形资产最好的炫富。你对着猫“啊啊啊好萌”,殊不知猫就趴在我右手边睡懒觉,想想都爽。
以为鄙视链到此结束了吗?大错特错。
回到第一层,养猫的品种鄙视链更丰富。
无毛猫是猫中贵族,其次是布偶加菲,蓝金渐层虽然比不过金渐层,但比银渐层好了那么一丢丢。蓝猫好过美短,中华田园猫稳稳坐阵鄙视链下游。
但所有的猫届鄙视链最后都没差别,因为最后一名一定是“铲屎官”。
就算猫高冷傲娇难讨好,养猫的人依旧前仆后继没少过。
因为对他们而言,养的不只是猫,还是一种佛系态度。
以90后为主的佛系青年正在逐渐成为“猫经济”的支撑者。
猫身上独有的慵懒、神秘气质和佛系青年追求的随遇而安、自由为上的精神不谋而合。
佛系青年看似不争不抢,但内心却有不容逾越的原则底线。猫也是如此,它们天生的傲娇不允许任何底线被攻破,它们柔软,但也无比坚韧。
某种意义上,“猫型社会”的构建也暴露了部分中国青年偏往无缘社会的倾向,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变少,尤其是以90后为主的爱猫一族。
不愿意麻烦别人,但心理压力也需要情绪出口,于是通过吸猫获得情感慰藉,长此以往逐渐向“猫性格”同质化,彼此依偎,却也相互独立,尽可能维护自我内心秩序的井然有条。
一切就像聂鲁达对猫的形容:
动物都不完美……
猫
只有猫
一出现就完全且高傲
从诞生就毫无瑕疵
独来独往并知道自己要什么
人想成为鱼和鸟
蛇想长翅膀
狗是迷失的狮子
工程师想当诗人
苍蝇学习要成为燕子
诗人努力模仿苍蝇
但猫
只想做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