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家用电器报刊书籍我的书籍修补感悟
作者 | 同观阁书斋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我修补书的经历很少,前一段时间整理旧书,看到报纸卷包着的一本八开油印本,书名为美术教学参考资料图画部分,80张画页还可以,但封面有破损,有褶皱,还有多处裂口,看着不顺眼,决定简单修补粘贴一下,我首先把封面拆下来,进行小的粘贴修补,之后夹放在双层塑料夹板压平复原,简简单单,应算是一次修补书的经历。
爱书人都珍爱书籍,有修补书的好习惯,旧时有“敬惜字纸”之说,应是源于对书的崇敬和珍惜。作家陈原在《重返语词的密林》书中写过“敬惜字纸”文章:…旧中国并没有一个什么“字纸法”或“敬惜字纸法”,可是父传子,子传孙,连文盲都信奉这条不成文法。这是为什么?我说不清。但是我怀疑这很可能源出对语言文字的崇拜心理。…可是这“敬惜字纸”深人人心,却真的保存了很多手写或印刷的文献和书本。有学者说,中国是保存古书最多的国家。我想,“敬惜字纸”多少有点功劳”。
许多修补书者就是“敬惜字纸”的践行者,他们耐得住寂寞,能静下心来,沉浸于书籍修补之中,我想他们一定能够体悟到古人敬惜字纸的精神。
2016年曾看过记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其中第三集讲述古书画的修复故事:经古书画修复师之手,把原本非常的残破已有250年寿命的古画,完整的重现在我们眼前。经故宫专家考证,它画的是乾隆帝给他母亲崇庆太后过80大寿时现场祝寿的实景。片中第一次完整呈现顶级的古书画修复过程和技术。看后感触颇深,真是佩服那些修复师们高超技术与那份执着。因为他们的神奇手法,使那些残旧的名画得以重生,供人们观赏。
记得20多年前我也曾“修补”过几张老式的广告招贴画,说是修补,其实就是在背面托一些纸条,缺肉地方的配纸,选用大体相同的颜色、纸质、新旧的纸,用胶水粘合好。虽是简单得修修补补,但比之前看着舒服多了。
看着修补后的书籍招贴书画,虽不如当初,但比之前干净完整,阅读收藏两相宜,心情非常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