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房家加装修公司平度高姓的分布及祖籍
高姓在平度分布比较集中的村庄有32个,祖籍来源主要有6,分述如下:
一、由四川迁入(14个村庄)
(一)此支高姓分布10个村庄:新河镇前高家村、新河镇高辛庄村、大泽山镇东高家村、大泽山镇西高家村、大泽山镇后高家村、白沙河街道高家营村、大泽山西崖村、新河镇房家、新河镇北孙家、新河镇潘家洼
据《前高家宗谱》等记载:明天启年间(1572-1627)高献、高洪、高治兄弟三人与其两个堂兄弟高洁、高ⅹ从四川成都府绵竹县油江口大槐树底下“打渔高家村”迁此。高献兄弟三人留在此处,故村子取名“打渔高家”。
其堂兄弟二人分别迁到当时平度县长乐乡居住,形成现在的“西高家村”、“北高家村(后高家村)”。
1644年,三支始祖高治长子高廷佐由新河镇高家村迁至长乐乡西侧居住,形成现在的东高家村。
清末,部分高氏族人为捕鱼方便,迁至新河以北靠海居住,形成现在的高辛庄村。
长支部分族人迁至“昌邑大章”居住,二支、三支部分族人迁至新河房家、北孙家和灰埠潘家洼居住。
白沙河街道高家营村,明正德年间(1514),由沙河、长乐高家人士高亮德迁此立村。
大泽山西崖村,高姓由东高家迁入。
(二)田庄镇崖上高家村,明弘治年间(1488-1505),川籍高奉先徙居此地。
(三)同和街道北高家庄村,明洪武年间,高魁由四川省迁居此地。明洪武二年(1369)年,高姓先祖,由四川迁居今高密姜庄村定居,1569年因当时天旱无收。瘟疫流行,殃及该村,有很多人徒居他处,以求生路。先祖高守理迁居现住地,辟荒谋生,以姓取名高家庄村,因有南高家庄,则改名为北高家庄。
(四)明村镇高家庄村,明崇祯三年,高华夏由四川迁此。
(五)崔家集镇高家庙子村,明永乐年间(1403-1424),高姓由四川迁此。因村西有古庙一座,高姓人住在庙东,故名高家庙子村。
二、由云南迁入(4个村庄)
1、旧店镇高家流河村,明洪武年间,高琯由云南先至龙山院居住,后择其地建新家园。
2、白沙河街道前沙戈庄村,明洪武二年(1369),高姓由云南徙居此地。
3、云山镇东高家寨村,明洪武四年(1371),高姓由云南徙居此地。
4、崔家集镇前牟家村,明洪武十三年(1380),高兼善由云南河里套迁此建高家庄。解放后,高家庄与前牟家合并为前牟家。
三、由掖县(现莱州)迁入
大泽山镇高家村,高姓于明朝末年由掖县柞村迁此建村。
旧店镇西王埠后村,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高永祥由大泽山镇高家村迁此。
四、由昌邑迁入
店子镇高家寨村,明嘉靖年间,高百元由昌邑县高家柳疃迁入。
李园街道高家烟村,明朝中期,高姓由高家寨迁此立村。
五、或由胶州迁入
该支高姓为胶东地区规模较大的一支,始祖高柴,为孔子弟子72贤者之一。
元末,高伯通、高伯达兄弟,利津东迁,高伯通迁入胶州大行社行上村,所以称为大行高氏;高伯达迁入莱阳,称海阳市徽村高氏。
平度南村的洪兰的高姓或由胶州迁入。
南村镇洪兰村
南村镇小高家庄,明朝末年,高建功、高建力由大洪兰村迁此。
大泽山镇洼子高家,明万历年间,高姓由南村镇洪兰高家迁入。
六、由高密迁入,与胶州高姓为同支
高密高姓和胶州高姓的始祖均为高伯通。
据《高密高氏家族》记载,高氏家族世居渤海(今沧州一带),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高门望族。金末高密高氏家族的先祖因元军屡次攻伐金朝,遂避乱东迁高密草桥村,即今高密市姜庄,金元时代高家屡有出仕者,明正统年间高家十一世祖高生中举人,发展为高密北乡大族。
崔家集镇北高家村,明嘉靖十八年(1539),高仪由高密县姜庄迁此定居。
七、不祥(6个村),期待有知情者提供信息予以补充
东阁街道桃源洞村
李园街道双庙村,明洪武年间,高福秋由桃源洞迁此立村。
李园街道西河洼村,明初,高、董、侯姓到此立村。
李园街道毛家疃村,清康熙年间,高姓创建村庄,以姓得名高家庄。后毛福信从侯戈庄迁入定居。毛姓户繁人众,改称毛家疃。
同和街道南高家庄村,清雍正年间(1723-1735),高孟德迁此立村。
仁兆镇高赵戈庄村,明永乐十年(1412),赵启由云南徙居此地,取名赵戈庄,地名普查时因重名,以高姓居多于1982年更名为高赵戈庄。